《般涉调·哨遍·半世逢场作戏》

马致远 元代
半世逢场作戏,险些儿误了终焉计。
白发劝东篱,西村最好幽栖,老正宜。
茅庐竹径,药井蔬畦,自减风云气。
嚼蜡光阴无味,旁观世态,静掩柴扉。
虽无诸葛卧龙冈,原有严陵钓鱼矶,成趣南园,对榻青山,绕门绿水。
【耍孩儿】穷则穷落觉囫囵睡,消甚奴耕婢织?
荷花二亩养鱼池,百泉通一道青溪。
安排老子留风月,准备闲人洗是非,乐亦在其中矣。
僧来笋蕨,客至琴棋。
【二】青门幸有栽瓜地,谁羡封侯百里?
桔槔一水韭苗肥,快活煞学圃樊迟。
梨花树底三杯酒,杨柳阴中一片席,倒大来无拘系。
先生家淡粥,措大家黄虀。
【三】有一片冻不死衣,有一口饿不死食。
贫无烦恼知闲贵,譬如风浪乘舟去,争似田园拂袖归?
本不爱争名利。
嫌贫污耳,与鸟忘机。
【尾】喜天阴唤锦鸠,爱花香哨画眉。
伴露荷中烟柳外风蒲内,绿头鸭黄莺儿啅七七。

翻译

半生在世间浮沉,逢场作戏,几乎误了人生最终的规划。如今白发催促我隐居东篱之下,西村环境清幽,正适合我这样的老人安居。那里有简朴的茅屋竹径,药田菜畦,足以远离尘世喧嚣。光阴如嚼蜡般乏味,不如冷眼旁观世间百态,静静掩上柴门。虽然没有诸葛亮那样的卧龙岗,却也有严子陵垂钓的矶石,南园景致趣味盎然,对榻是青翠山峦,门前环绕着碧绿的流水。
耍孩儿即使贫穷到只能囫囵而睡,又何需奴仆耕田、婢女织布呢?有两亩荷花环绕的鱼塘,百道清泉汇成一条潺潺小溪。我已为自己的晚年预留了风月美景,预备好让闲适之人在此洗涤尘世纷扰,乐趣自在其中。僧人来访便以笋蕨招待,客人到访则以琴棋相陪。
二有幸在青门外拥有一块种瓜之地,谁还会羡慕那百里封侯之位?凭借桔槔引水,韭菜长得郁郁葱葱,这园艺生活真是让樊迟般的我乐不可支。梨花树下举杯畅饮,杨柳荫中铺席小憩,生活无比自由洒脱。自家喝的是清淡米粥,款待客人则是黄齑拌菜。
三有一身能抵御寒冷的衣服,有足够充饥的食物。虽贫穷却无烦恼,反而知晓闲适之贵。就像乘舟破浪前行,怎比得上拂袖归田园的宁静?我本就不热衷于争夺名利。只因厌恶贫穷带来的鄙视,故与鸟儿一般忘却世俗机心。
尾喜欢在阴天召唤锦鸠,欣赏花香时吹哨逗弄画眉。在荷花露珠中、柳烟之外、风中蒲草之内,与绿头鸭、黄莺儿一同嬉戏欢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