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殿前欢_对菊自叹可》

张养浩 元代
对菊自叹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
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
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
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登会波楼四围山,会波楼上倚阑干。
大明湖铺翠描金间,华鹊中问,爱江心六月寒。
荷花绽,十里香风散。
被沙头啼鸟,唤醒这梦里微官。
玉香逦花玉香逦,花中无物比风流。
芳姿夺尽人间秀,冰雪堪羞,翠帏中分外幽。
开时候,把风月都熏透。
神仙在此,何必扬州。
村居会寻思,过中年便赋去来词。
为甚等闲间不肯来城市?
只怕俗却新诗。
对着这落花村,流水堤,柴门闭柳外山横翠。
便有些斜风细雨,也近不得这蒲笠蓑衣。

翻译

可怜这秋天,让人独自叹息,西楼外稀疏的雨帘让光影暗淡。菊花在重阳节后渐渐凋零,曾经的风流也被削减殆尽。面对黄花,人不禁感到自惭形秽,花依旧美丽,而人却比花更显憔悴。问花,它默然不语,仿佛替人忧愁。
登上会波楼,倚靠栏杆远望,四周群山环绕。大明湖如同铺展的翠绿画卷,点缀着金色的光芒,华鹊桥横跨其中,江心的凉意让人沉醉。六月的荷花盛开,十里飘香,沙洲上的鸟鸣声唤醒了我这微不足道的官场梦。
玉香逦花开得如此风流,世间万物无一能与之媲美。它的芳姿胜过一切秀丽景色,冰雪在它面前也显得羞愧。翠绿的帷幕中,它愈发幽静清雅。当它开放时,连风月都被熏染得充满了香气。有这般美景在此,何必再去扬州寻觅仙境?
隐居村野,常思过往,过了中年便写下归去来辞。为何轻易不愿踏足城市?只因害怕俗世的尘埃玷污了新诗。面对落花纷飞的小村庄、流水潺潺的堤岸,柴门紧闭,柳树外青山如画。即便有些许斜风细雨,也沾湿不了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闲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