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六首选—)》

袁枚 清代
东汉耻机权,君子多硁硁。
悲哉陈与窦,谋疎功不成。
其时凉州反,有人颁孝经;
意欲口打贼,贼闻笑不胜。
虽无补国家,尚未远人情。
一变至南宋,佛行而儒名。
希哲学主静,人死不闻声。
魏公败符离,自夸心学精,杀人三十万,於心不曾惊。
似此称理学,何处托生灵。
呜呼孔与孟,九泉涕沾缨。

翻译

东汉时期,人们以权谋机巧为耻,君子们大多坚守原则,显得固执而坚定。陈蕃与窦武的遭遇令人悲叹,他们的谋划不够周密,最终功败垂成。那时凉州发生叛乱,有人竟然颁布《孝经》,企图用口舌之利来打击敌人,结果反被敌人嘲笑不已。虽然这种做法对国家无益,但至少还未远离人之常情。
到了南宋时期,佛教盛行,儒家之名却徒有其表。一些学者追求主静之学,甚至在人去世时也不闻不问。魏公在符离之战中失败,却自夸心学精深,即便杀了三十万人,内心也毫无波澜。这样的理学,又怎能托付天下苍生的希望呢?
唉,孔子与孟子若在九泉之下得知,恐怕也会泪湿衣襟,为这世道的变迁而痛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