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南(用吴渊吴潜二公韵)》

王淮 宋代
踏遍江南,予岂为、解衣推食。
谩赢得、烟波短棹,月楼长笛。
看剑功名心已死,积薪涕泪今谁滴。
想中原、一望一伤情,英雄客。
形势地,远如昔。
谈笑里,封侯觅。
岂有于前代,无于今日。
龙豹莫藏韬略手,犬羊快扫腥膻迹。
看诸公、事业卜枭卢,何荣掷。
莺啼序离骚困吟梦醒,访台城旧路。
问流水、东入沧溟,还解流转西否。
鸟衣梦、浪传故国,晴烟冉冉宫墙树。
念吟魂凄断,待随燕子来去。
回首十年,阑锦花场,趁吟云赋雨。
可曾对、宝瑟知音,高轩为谁轻驻。
倚东风、愁长笑短,水云深、春江日暮。
伴羁怀,唯有征衫,贮寒半缕。
高情谩赋。
蕙带兰襟,蛾眉古来相妒。
英雄到、江南易老,后来谁更,风景伤心,泪沾樽俎。
登山宴水,横江酹酒,倾将慷慨酬形势,付兴亡、一笑翻歌舞。
独醒难继山公,上马旌旗动,又还惊起鸥鹭。
危亭恨极,落尽寒香,怕道断肠句。
有多少、行星翠点,春浅寒深,孕粉藏香,蝶清蜂瘦。
因孤彩笔芳笺,拟待倩取游丝,紧却离绪。
旋□□、写入呜弦柱。
曲高调古。
更人何在,谁比和、此幽素。

翻译

我走遍了江南的山山水水,难道只是为了施恩于人、解衣推食吗?不过换来的也只是扁舟泛波、月下吹笛的寂寞时光罢了。曾经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早已死去,积薪而泣的悲愤,如今又有谁为我分担?遥望中原故土,每看一眼就心痛一分,那是英雄心中难以平复的伤痛。
那些决定天下命运的战略要地,虽然已成遥远回忆,但谈笑之间仍能感受到封侯拜将的豪情。难道前代有英雄,今日就没有了吗?龙虎般的志士藏起韬略不露锋芒,而我们却要尽快扫除敌人的污秽与耻辱。看看诸位将士,你们的命运就像掷骰子一般变幻莫测,又何必计较一时的荣辱得失?
梦中吟诵《离骚》,醒来仍觉困顿,独自寻访那古老的台城旧路。问那向东流去的江水,是否还记得改道向西的可能。乌衣巷的往事仿佛只是虚传,眼前晴空下袅袅升起的炊烟,依稀环绕着宫墙边的古树。想到那位飘零的诗人魂魄,他或许正想着随着燕子自由来去。
回首十年风华,那时锦花满栏的园林,曾有多少吟诗作赋、云雨共欢的日子。可曾有人真正懂得那琴音背后的深情?那高车骏马又是为谁停驻?迎着春风,愁绪难消,只能强作欢颜;水天一色,春日黄昏的江上景色令人心绪苍茫。陪伴这漂泊情怀的,只有身上这件带着寒意的征衣。
那高尚的情怀只能随意抒写在蕙草兰香般的诗句里,自古以来,才女佳人都易遭嫉妒。即便是英雄,在江南久了也会老去,往后还有谁能真正理解这片伤心地?登山临水,举杯祭奠江河,慷慨陈词只为这大好形势,把国家的兴亡付之一笑,转眼又是一场歌舞升平。像屈原那样独醒的人终究难以为继,山中的隐士刚准备策马上路,旌旗一动,惊飞了栖息的鸥鹭。
站在高亭远眺,满怀怨恨无处倾诉,寒梅落尽,香气散尽,最怕听到“断肠”这样的字句。早春时节,点点新绿如星斗洒落大地,春意尚浅,寒意犹深,暗藏芬芳。蝴蝶轻盈,蜜蜂清瘦。因这一份孤寂,我提笔写下诗句,本想托游丝系住离愁,却反被愁思缠绕。于是便将这一切谱写入琴音之中。曲调高雅脱俗,余韵悠长。只是斯人已远,还有谁能与我一同品味这份幽静淡远的深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