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月(云山行)》

黄裳 宋代
紫元翁一日公馀,危坐寂寥。
幽怀逸思,偶往云山烟波之间,想见其为乐也,因作云山、烟波二行,歌之以瑶池月。
精严禅老请刻之石,乃书以遗之。
微尘濯尽,栖真处、群山排在云汉。
青盘翠跃,掩映平林寒涧。
流水急、数片桃花逝,自有留春仙馆。
秦渔问,前朝换。
卢郎待,今生满。
谁伴。
元翁笑语,相从未晚。
更安得、世味堪玩。
道未立、身尤是幻。
浮生一梭过,梦回人散。
卧松庵、当会灵源,现万象、无中须看。
乾坤鼎,阴阳炭。
琼枝秀,金圆烂。
何患。
朝元事往,孤云难管。

翻译

有一天,紫元翁在公务之余,独自端坐,神情宁静。他心中涌起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偶然间仿佛来到了云山和烟波之间,想象那里一定充满乐趣,于是写下了《云山》和《烟波》两首诗,用“瑶池月”来吟唱。精严禅师请求将这些词刻在石碑上,紫元翁便写下它赠送给他。
尘世的烦恼都被洗净,真正修行的地方,群山耸立在云霄之上。青翠的山峰起伏跳跃,映照着平静的树林和寒冷的山涧。溪水湍急,几片桃花随波而逝,却自有留春的仙人馆舍。秦地的渔夫问起,前朝已经更替;卢郎等待,今生也已圆满。有谁陪伴?紫元翁笑着说,我们相遇并不算晚。
再想想,世间的情味怎能值得玩味?道行尚未建立,身体本就是虚幻。人生如梭般短暂,梦醒时人已散去。躺在松庵中,应当领悟到灵性的根源,一切景象皆从虚无中显现。天地如鼎,阴阳如炭,琼花秀美,金圆灿烂。有什么可担忧的?朝见元始之事已过去,孤云自在,难以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