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

王昌龄 唐代
槠楠无冬春,柯叶连峰稠。
阴壁下苍黑,烟含清江楼。
景开独沿曳,响答随兴酬。
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
叠沙积为岗,崩剥雨露幽。
石脉尽横亘,潜潭何时流。
既见万古色,颇尽一物由。
永与世人远,气还草木收。
盈缩理无馀,今往何必忧。
郴土群山高,耆老如中州。
孰云议舛降,岂是娱宦游。
阴火昔所伏,丹砂将尔谋。
昨临苏耽井,复向衡阳求。
同疚来相依,脱身当有筹。
数月乃离居,风湍成阻修。
野人善竹器,童子能溪讴。
寒月波荡漾,羁鸿去悠悠。

翻译

槠树和楠树四季常青,枝叶繁茂,连绵的山峰上满是它们的绿意。山崖的阴影下显得苍黑,烟雾缭绕中隐约可见清江边的楼阁。景色在眼前展开,我独自漫步,回声随着心情起伏而回应。早晚都盼望着与友人相见,可为何那孤舟却如此迅疾?沙土堆积成山岗,雨水和露水侵蚀着它,显得幽深而神秘。石脉横亘其间,潜藏的潭水何时才能流动?我看到了万古不变的景色,也略微领悟了事物的缘由。我将永远与世人远离,气息回归草木之中。盈缩之理无需多言,如今离去又何必忧虑?郴州的群山高耸,老人们如同中原的智者。谁说这里不适合隐居,难道只是为了宦游的乐趣?阴火曾经潜伏,丹砂或许会为你指引。昨日我来到苏耽井,又向衡阳追寻。同病相怜的人相依为命,脱身之计应当有所谋划。数月后我将离开这里,风浪和湍流成了阻碍。乡野之人擅长制作竹器,孩童们能唱出溪边的歌谣。寒月下的水波荡漾,羁旅的鸿雁飞向远方,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