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张炎 宋代
味凄然。
以其号孤篷,嘱余赋之。
水国浮家,渔村古隐,浪游惯占花深。
犹记得、琵琶半面,曾湿衫青。
不道江空岁晚,桃叶渡、还叹飘零。
因乘兴,醉梦醒时,却是山阴。
投闲倦呼俦侣,竟棹入芦花,俗客难寻。
风渺渺、云拖暮雪,独钓寒清。
远溯流光万里,浑错认、叶竹寰瀛。
元来是、天上太乙真人。

翻译

那滋味令人感到凄凉。因为他自号“孤篷”,所以嘱咐我为此题写一首词。他像一个漂泊在水乡的人,以船为家,隐居在古老的渔村,习惯了四处游荡,在花影深处留下足迹。还记得当年,只见过她半面容颜,如同琵琶遮面,那时她的青衫曾被泪水打湿。谁知江水空阔、岁月已晚,即便是在桃叶渡口,也只得叹息身世飘零。正因一时兴起,乘兴而行,醉梦之中恍然醒来,却发现已到了山阴之地。
如今他厌倦了闲散的生活,连朋友也不想再呼喊,独自划船进入芦花深处,世俗之人再也找不到他的踪迹。风儿轻轻吹过,云层拖着暮色如雪,他独自垂钓在这清冷的天地之间。遥望远方,仿佛溯流千里,万里之外的光景似曾相识,竟误以为是竹叶环绕、仙人居住的仙境。原来那景象,就像是天上的太乙真人降临人间一般缥缈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