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清溪数点芙蓉雨》

周密 宋代
丁卯七月既望,余偕同志放舟邀凉于三汇之交,远修太白采石、坡仙赤壁数百年故事,游兴甚逸。
余尝赋诗三百言以纪清适。
坐客和篇交属,意殊快也。
越明年秋,复寻前盟于白荷凉月间。
风露浩然,毛发森爽,遂命苍头奴横小笛于舵尾,作悠扬杳渺之声,使人真有乘杳飞举想也。
举白尽醉,继以浩歌。
清溪数点芙蓉雨,苹飙泛凉吟艗。
洗玉空明,浮珠沆瀣,人静籁沉波息。
仙潢咫尺。
想翠宇琼楼,有人相忆。
天上人间,未知今夕是何夕。
此生此夜此景,自仙翁去后,清致谁识?
散发吟商,簪花弄水,谁伴凉宵横笛?
流年暗惜。
怕一夕西风,井梧吹碧。
底事闲愁,醉歌浮大白。

翻译

丁卯年七月十六日之后,我与几位志趣相投的朋友乘船出游,在三条水道交汇的地方纳凉避暑。我们效仿数百年前李白在采石矶、苏东坡在赤壁的旧游故事,兴致极高。当时我还写了一首三百字的诗来记录这份清雅闲适的心情,一同聚会的朋友也都纷纷唱和,接连不断,气氛十分畅快。
到了第二年秋天,我们又重聚在一起,继续前一年的约定,在白荷盛开、月色清凉的夜晚再次泛舟出游。夜风夹着露水吹来,清爽宜人,连头发都感到一阵阵凉意。于是我让仆人在船尾横着吹起小笛,笛声悠扬缥缈,让人仿佛有腾云驾雾、飞升上天的感觉。大家频频举杯畅饮,喝得大醉,又接着放声高歌。
清澈的溪水上,几点荷花随雨飘落;轻风吹过浮萍,水面泛起阵阵凉意,小船轻轻摇曳。我们仿佛洗净了尘世的喧嚣,心灵也变得空灵澄澈。四周安静无声,水波不兴,仿佛离银河也不远了。我想象着那仙宫中的楼阁,或许也有人在思念着我们吧。天上人间,竟不知今晚是何等良宵。
这一生中能遇到这样的夜晚与景色,自从那位仙翁(指李白或苏轼)离去之后,还有谁能真正懂得这清幽之美呢?披散着头发吟咏古调,摘下花枝戏弄流水,又有谁能在这样清冷的夜晚陪我一起吹笛赏景呢?心中不由暗叹岁月悄悄流逝。只怕某一天西风骤起,把井边的梧桐叶也染成碧绿,时光就这样一去不返。为何会有这些无端的闲愁呢?还是借着酒意放歌,痛饮一杯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