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刘辰翁 宋代
江耆英。
乔木南山,为人父,为众父;
光风霁月,有一天,有二天。
固宜十万户之民,同致八千秋之祝。
某俚歌水调,上赞金丹,辄陈宗工,窃幸微眄。
先生岂我辈,造物乃其徒。
荷衣自放林壑,亦未弃银鱼。
留得东篱晚节,笑倒龙山秃帽,一醉插茱萸。
天下有大老,携手盍归乎。
别头经,三昼梦,一编书。
向之麟者止矣,且看老溪图。
历遍后天既未,依约明朝三五,干体适当符。
还以奉公寿,不是讲鹅湖。

翻译

江耆英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如乔木挺立南山,既是一位慈父,也是众人敬仰的父亲般的存在;他胸怀宽广,如同雨后晴空、清风明月,光照天地。这样的人,理应有千千万万的百姓为他祈福,共同祝愿他长寿安康。
我以一首通俗的水调歌,献上对您如金丹般珍贵的赞美之词,虽是浅陋之辞,却也愿能得到您的垂顾与宽容。您这样的人物,岂是我等凡俗之辈所能比拟?简直是造化所钟爱的神仙中人。
您身着荷衣,隐居林泉之间,本可逍遥世外,但并未完全远离尘世的官职。如今您保有晚年的高洁品格,令人想起那龙山宴饮时醉倒插茱萸、笑落帽的故事,那份洒脱自在,令人神往。
天下有如此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真该携手共归,共享太平。曾几何时,日夜思念,梦绕魂牵,只为一卷书信相隔。从前那象征祥瑞的麒麟已不再出现,不如来看看老溪边的画卷,静静欣赏这人间景色。
经历了无数个昼夜轮回,仿佛约定好的明朝十五之夜,正合天道运行的规律。这份天命与吉兆,正是献给您长寿康宁的最佳礼物,而不是去讲那些无关紧要的鹅湖旧事。
这是我献给您的祝寿之辞,愿您福寿绵长,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