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序(赵宜可以余讥其韵,苦心改为之,复和之)》

刘辰翁 宋代
愁人更堪秋日,长似岁难度。
相携去、晼晚登高,高极正犯愁处。
常是恨、古人无计,看今人痴绝如许。
但东篱半醉,残灯自修菊谱。
归去来兮,怨调又苦。
有寒螀余赋。
湖山外、风笛阑干,胡床夜月谁据。
恨当时、青云跌宕,天路断、险艰如许。
便桥边,卖镜重圆,断肠无数。
是谁玉斧,惊堕团团,失上界楼宇。
甚天误、婵娟余误。
悔却初念,不合梦他,霓裳楚楚。
而今安在,枫林关塞,回头忆著神仙处,漫断魂飞过湖江去。
时时说与,地上群儿,青琐瑶台,阆风悬圃。
琵琶往往,凭鞍劝酒,千载能胡语。
叹自古、宫花薄命,汉月无情,战地难青,故人成土。
江南憔悴,荒村流落,伤心自失梨园部,渺空江、泪隔芦花雨。
相逢司马风流,湿尽青衫,欲归无路。

翻译

秋天的时光对忧愁的人来说格外漫长,仿佛一年都难以熬过。与朋友一起登高望远,太阳西沉时分,登上高处却更添愁绪。总感慨古人无计可施,而今人又如此痴情难解。只是在东篱下半醉之间,独自点着残灯,整理菊花的谱录。
归去吧,心中的怨曲却又苦涩难言。寒蝉还在吟唱余音。湖光山色之外,风笛声从栏杆传来,夜里的月光洒在胡床上,却不知如今是谁在欣赏。遗憾的是当年豪情万丈,却误入险境,道路艰险重重。即便桥边重逢如卖镜再圆,也早已肝肠寸断。
是谁挥动玉斧,惊落这圆满明月,使天上楼阁尽失?为何天意弄人,连那婵娟也受牵累?悔恨当初动了念想,不该梦中相见,那一身霓裳舞姿楚楚动人。如今她在何方?枫林深处,关塞荒凉,回首望去,那仙境般的所在只留下魂魄飘荡,穿越江湖而去。
常将此事说与世人听:那雕花窗前、瑶台之上,昆仑山顶的仙园美景。琵琶声起,骑马劝酒,千年之后还能听见异族语言的歌声。可叹自古以来宫中女子命运多舛,汉地的月亮冷漠无情,战场难生青草,旧友早已化作尘土。
江南已憔悴不堪,村庄荒凉,漂泊无依,伤心之时想起昔日梨园歌舞,如今只剩空阔江面,泪水隔着芦花细雨。偶遇像司马这般风流人物,泪湿衣衫,想要归去却无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