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旧上声韵,今改平声)》

陈允平 宋代
秋千倦倚,正海棠半坼,不耐春寒。
殢雨弄晴,飞梭庭院绣帘闲。
梅妆欲试芳情懒。
翠颦愁入眉弯。
雾蝉香冷,霞绡泪揾,恨袭湘兰。
悄悄池台步晚。
任红薰杏靥,碧沁苔痕。
燕子未来,东风无语又黄昏。
琴心不度春云远。
断肠难托啼鹃。
夜深犹倚,垂杨二十四阑。

翻译

秋千上人已倦怠,斜倚着不动,海棠才开了一半,却禁不住春寒料峭。细雨欲晴还阴,像织布的飞梭一样在庭院中来回穿梭,绣帘静静地垂着,显得格外清闲。女子想打扮一下,试一试那鲜艳的梅花妆,却又提不起兴致,眉间微蹙,透出一丝愁绪。她如蝉鬓蒙雾般清冷,轻纱上的泪痕已被沾湿,忧怨袭来,仿佛连幽静的兰花也为之哀伤。
傍晚时分,她悄悄地在池边楼阁散步,四周寂静无声。花儿静静绽放,红艳映在杏腮之上,青苔也在悄然生长,碧绿浸染了石阶。燕子还未归来,东风也似无言,黄昏就这样默默降临。她心中那一缕情思飘不上遥远的云端,断肠之意难以托付给啼血的杜鹃。夜深了,她仍倚着栏杆,身后是二十四道垂杨翠槛,寂寞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