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送李御带珙》

李曾伯 宋代
唐人以处士辟幕府如石、温辈甚多。
税君巽甫以命士来淮幕三年矣,略不能挽之以寸。
巽甫虽安之,如某歉何!
临别,赋《沁园春》以饯。
水北洛南,未尝无人,不同者时。
赖交情兰臭,绸缪相好;
宦情云薄,得失何知?
夜观论兵,春原吊古,慷慨事功千载期。
萧如也,料行囊如水,只有新诗。
归兮,归去来兮,我亦办征帆非晚归。
正姑苏台畔,米廉酒好;
吴松江上,莼嫩鱼肥。
我住孤村,相连一水,载月不妨时过之。
长亭路,又何须回首,折柳依依。

翻译

唐代文人被征召入幕府做参谋的,像石、温这类人非常多。税巽甫先生以有功名的身份来到淮东幕府已经三年了,我始终没能为他争取到一官半职。巽甫虽然并不介意,可我心里却深感歉疚!临别之时,我作了一首《沁园春》词来为他送行。
洛阳以南、洛水之北,并非没有人才,只是时代不同罢了。幸亏我们志趣相投,情谊如兰草般芬芳,彼此交情深厚;而仕途之心却如浮云般淡薄,得失又何须在意?夜晚一起谈论兵事,春天一同登高怀古,心中都怀着建功立业、流传千载的抱负。你此去身无长物,行李清淡如水,只有一囊新诗相伴。
回去吧,回去吧,我也早已准备好了归帆,并不打算在宦海中久留。如今姑苏台畔米价便宜、酒也醇美;吴松江上,莼菜正嫩,鱼儿肥美。我住在孤寂的村庄里,与你只隔一条江水,明月当空时,不妨常来往。那长亭外的送别路上,又何必频频回首,折柳依依?
——就此别过,愿各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