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刘克庄 宋代
国脉微如缕。
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
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
试看取、当年韩五。
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
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
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
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
君莫道、投鞭虚语。
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
快投笔,莫题柱。

翻译

国家的命运如同细丝般脆弱。我不禁想,什么时候才能手握长缨,将敌人彻底制服?其实,人间并非没有英雄好汉,只是谁能放宽尺度,给予他们施展的机会呢?不妨看看当年的韩五,他何曾得到过谷城公的指点,又何曾受过骊山母的教导?然而,他谈笑间便在两河之地崛起,成就了一番事业。
年少时,我曾与友人下棋联句,如今却只能登楼揽镜,感叹时机屡屡错失。听说北风凛冽,边境上的战事愈发紧张,冲梯频频舞动。你可别以为投鞭断流只是虚言,自古以来,一位贤才便能化解危难。即便有坚固的城池,也未必能少了像张许这样的英雄。快放下笔,别再题柱了,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