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宫人怨》

崔颢 唐代
邯郸陌上三月春,暮行逢见一妇人。
自言乡里本燕赵,少小随家西入秦。
母兄怜爱无俦侣,五岁名为阿娇女。
七岁丰茸好颜色,八岁黠惠能言语。
十三兄弟教诗书,十五青楼学歌舞。
我家青楼临道傍,纱窗绮幔暗闻香。
日暮笙歌君驻马,春日妆梳妾断肠。
不用城南使君婿,本求三十侍中郎。
何知汉帝好容色,玉辇携登归建章。
建章宫殿不知数,万户千门深且长。
百堵涂椒接青琐,九华阁道连洞房。
水晶帘箔云母扇,琉璃窗牖玳瑁床。
岁岁年年奉欢宴,娇贵荣华谁不羡。
恩情莫比陈皇后,宠爱全胜赵飞燕。
瑶房侍寝世莫知,金屋更衣人不见。
谁言一朝复一日,君王弃世市朝变。
宫车出葬茂陵田,贱妾独留长信殿。
一朝太子升至尊,宫中人事如掌翻。
同时侍女见谗毁,后来新人莫敢言。
兄弟印绶皆被夺,昔年赏赐不复存。
一旦放归旧乡里,乘车垂泪还入门。
父母愍我曾富贵,嫁与西舍金王孙。
念此翻覆复何道,百年盛衰谁能保。
忆昨尚如春日花,悲今已作秋时草。
少年去去莫停鞭,人生万事由上天。
非我今日独如此,古今歇薄皆共然。

翻译

三月春日的邯郸郊外,暮色中我遇见一位妇人。她自述本是燕赵人,幼时随家人西迁至秦地。母亲和兄长对她疼爱有加,五岁时便唤她“阿娇”。七岁时,她已生得娇美动人,八岁便聪慧伶俐,能言善辩。十三岁时,兄弟教她诗书,十五岁便入青楼学习歌舞。她家青楼临街而立,纱窗绮幔间暗香浮动。日暮时分,笙歌响起,引得路人驻足;春日里,她梳妆打扮,却暗自心碎。她不愿嫁与城南的权贵,只求寻得一位三十岁的侍中郎。谁知汉帝偏爱她的容貌,用玉辇将她接入建章宫。建章宫殿宇无数,千门万户深邃幽长。宫墙涂椒,青琐相连,九华阁道直通洞房。水晶帘、云母扇、琉璃窗、玳瑁床,奢华无比。年年岁岁,她享尽欢宴,娇贵荣华令人艳羡。她的恩宠胜过陈皇后,宠爱更超赵飞燕。她在瑶房侍寝,世人无从知晓;金屋更衣,无人得见。然而,时光流转,君王驾崩,朝局骤变。宫车将她送往茂陵安葬,而她却被遗留在长信殿。太子即位后,宫中人事如翻掌般剧变。昔日的侍女遭人谗毁,新来的宫女不敢多言。她的兄弟被剥夺官印,往日的赏赐也荡然无存。最终,她被遣返故乡,乘车垂泪归家。父母怜悯她曾经的富贵,将她嫁给西邻的金王孙。她感慨命运无常,盛衰难料。昨日她还如春日花朵般娇艳,今日却已如秋草般凋零。她劝告少年人莫要停鞭,人生万事皆由天定。她并非今日才如此,古今薄命之人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