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犯》

姜夔 宋代
闻马嘶。
出城四顾,则荒烟野草,不胜凄黯,乃著此解。
琴有凄凉调,假以为名。
凡曲言犯者,谓以宫犯商、商犯宫之类。
如道调宫上字住,双调亦上字住。
所住字同,故道调曲中犯双调,或于双调曲中犯道调,其他准此。
唐人乐书云:犯有正、旁、偏、侧。
宫犯宫为正,宫犯商为旁,宫犯角为偏,宫犯羽为侧。
此说非也。
十二宫所住字各不同,不容相犯,十二宫特可犯商、角、羽耳。
予归行都,以此曲示国工田正德,使以哑XXXX栗角吹之,其韵极美,亦曰瑞鹤仙影绿杨巷陌。
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
马嘶渐远,人归甚处,戍楼吹角。
情怀正恶。
更衰草寒烟淡薄。
似当时、将军部曲,迤逦度沙漠。
追念西湖上,小舫携歌,晚花行乐。
旧游在否,想如今、翠凋红落。
漫写羊裙,等新雁来时系著。
怕匆匆、不肯寄与,误后约。

翻译

听到马的嘶鸣声,走出城外四下张望,只见荒凉的烟雾和野草,一片凄凉暗淡。于是写下了这首《解》。琴曲中有“凄凉调”,就借用这个名字。凡是曲子中提到“犯”的,是指宫音侵犯商音、商音侵犯宫音之类的。比如道调宫的曲子在“上”字处结束,双调的曲子也在“上”字处结束,因为所停的字相同,所以道调的曲子会侵犯双调,或者双调的曲子侵犯道调,其他情况也都是这样。唐代的乐书说:“犯”有正、旁、偏、侧四种。宫音侵犯宫音是正,宫音侵犯商音是旁,宫音侵犯角音是偏,宫音侵犯羽音是侧。这种说法不对。十二个宫所用的字各不相同,不能互相侵犯,只有宫音可以侵犯商、角、羽三音。我回到临安,把这首曲子给宫廷乐师田正德看,让他用哑觱篥角吹奏,声音非常优美,也有人称它为《瑞鹤仙影·绿杨巷陌》。
秋风起,边城一片萧瑟冷落。马的嘶叫声渐渐远去,人又回到哪里?戍楼的号角声响起。心情格外恶劣。更见衰败的草木和淡淡的寒烟。好像当年将军的部队,一路穿越沙漠。回忆起西湖边上,小船载着歌声,傍晚时分游玩作乐。旧日的游伴还在吗?想来如今,花儿凋零,红叶飘落。随意写下诗文,等大雁飞来时系在上面。只怕它们匆匆飞走,不肯寄去,耽误了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