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渐吹尽》

姜夔 宋代
余颇喜自制曲。
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
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此语余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
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
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
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
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翻译

我特别喜欢自己创作曲子。起初随意地按照心意写成词句,然后再配上音律,所以前段和后段常常不一样。大司马桓温曾说:“当年在汉水边种柳树,柔枝轻拂,情意绵绵;如今再看那柳叶飘零,满目萧瑟,令人悲从中来。树木尚且如此令人感伤,人又怎能承受得起?”这几句话我非常喜欢。
春风渐渐吹尽了枝头的柳絮,到处人家都已门户深掩,绿荫浓密。远处水边曲折回旋的小路,傍晚时分,归舟零落,不知将要驶向何方?见过的人多了,有谁能像长亭边的古树那样长久守候?若这树也有情感,它就不会一直青翠如斯。
日色渐沉,遥望那高高的城楼已不见踪影,只见重重叠叠的山峦。韦郎已经离去,怎能忘记玉环临别时的嘱咐:最要紧的是早早归来,怕那红花无人照管而独自凋零。就算有锋利的并州剪刀,也剪不断这千丝万缕的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