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姜夔 宋代
心字融入去声,方谐音律。
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
因泛巢湖,闻远岸箫鼓声。
问之舟师,云:居人为此湖神姥寿也。
予因祝曰:得一席风径至居巢,当以平韵满江红为迎送神曲。
言讫,风与笔俱驶,顷刻而成。
末句云“闻佩环”,则协律矣。
书以绿笺,沈于白浪。
辛亥正月晦也。
是岁六月,复过祠下,因刻之柱间。
有客来自居巢云:士人祠姥,辄能歌此词。
按曹操至濡须口,孙权遗操书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
操曰:孙权不欺孤。
乃彻军还。
濡须口与东关相近,江湖水之所出入。
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归其功于姥云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
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
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庙中列坐如夫人者十三人)。
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
奠淮右,阻江南。
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翻译

我的心意融入到去声的音调中,才符合音律。我想用平声韵来写一首《满江红》,却久久不能完成。有一次乘船泛舟巢湖,听到远处岸边传来箫和鼓的声音。问船夫那是什么,船夫说:是当地人在为湖神姥祝寿。我便许愿道:如果能得一阵顺风让我直达居巢,我就用平声韵写一首《满江红》作为迎送神灵的曲子。话刚说完,风就吹起,笔也飞快地动起来,顷刻之间就完成了。最后一句是“闻佩环”,正好合律。我把它写在绿色的纸上,投入白色的浪花中。那是辛亥年正月的最后一天。这一年六月,我再次路过那个祠堂,就把这首词刻在了柱子上。有位从居巢来的客人告诉我:当地的读书人祭拜湖神姥时,都能唱这首词。
回想当年曹操来到濡须口,孙权给曹操写信说:春水正在上涨,您应该赶快离开。曹操说:孙权没有骗我。于是撤军回去。濡须口与东关相近,是江湖水流进出的地方。我猜想春天水涨,一定有神明掌管,所以把这份功劳归于湖神姥。
湖神姥降临的时候,一眼望去,千顷碧波荡漾。旌旗与乱云一同飘落,隐约现出前方的山影。她乘坐着由群龙牵引的车驾,金饰为辕;随行的众位仙女,头戴玉冠(庙中并列供奉如同夫人般的十三位神像)。夜深之时,风停了,四下寂静无人,只听见环佩叮当作响。
这神奇之处,请你细看:她镇守淮右,阻挡江南水势,派遣六丁神将与雷电护守东关。可笑那些英雄人物竟无良策,一篙点破春水,就逼退了曹操。谁又能想到,真正的高手却在小红楼里,藏身帘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