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辛弃疾 宋代
叔尝作游山次序榜示余,且索词,为赋洞仙歌以遗之,同叔顷游罗浮,遇一老人,庞眉幅巾,语同叔云:“当有晚年之契。
”盖仙云松关桂岭,望青葱无路。
费尽银钩榜佳处。
怅空山岁晚,窈窕谁来,须著我,醉卧石楼风雨。
仙人琼海上,握手当年,笑许君携半山去。
_叠嶂,卷飞泉,洞府凄凉,又却怪、先生多取。
怕夜半、罗浮有时还,好长把云烟,再三遮住。

翻译

叔父曾列出游山的顺序给我看,并向我索要诗词。我便写了《洞仙歌》赠给他。叔父不久前游历罗浮山,遇到一位眉毛浓密、头戴幅巾的老人,对叔父说:“我们将来会有晚年的缘分。”这位老人大概是仙人吧。松树掩映的山关,桂花盛开的山岭,远望一片青葱,却无路可通。为了在美景处题字,我费尽心思。在这空寂的山中,岁末时节,谁会来此幽深之地呢?只有我,醉卧在石楼中,任凭风雨吹打。
仙人在琼海之上,当年曾与叔父握手,笑着答应带他去半山。重峦叠嶂,飞泉奔流,洞府中显得凄凉,却又怪先生取走了太多东西。我担心半夜时分,罗浮山有时会重现,最好将那云烟长久遮住,不让它轻易显现。
这段文字描绘了叔父游山遇仙的经历,以及我对山中幽静景象的感慨,流露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