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渊明祠)》

袁去华 宋代
柴桑高隐,邱壑岁寒姿。
北窗下,羲黄上,古人期。
俗人疑。
束带真难事,赋归去,吾庐好,斜川路,携筇杖,看云飞。
六翮冥冥高举,青霄外、矰缴何施。
且流行坎止,人世任相违。
采菊东篱。
正悠然、见南山处,无穷景,与心会,有谁知。
琴中趣,杯中物,醉中诗。
可忘机。
一笑骑鲸去,向千载,赏音稀。
嗟倦翼,瞻遗像,是吾师。
门外空余衰柳,摇疏翠、斜日辉辉。
遣行人到此,感叹不胜悲。
物是人非。

翻译

在柴桑的深山中,隐居着一位高士,他的身影如同山间的松柏,历经风霜依然挺拔。在北窗下,他仿佛与上古的羲皇黄帝对话,期待着古人的智慧。然而,世俗之人对此却充满疑惑。他深知,束缚于世俗的礼仪之中,实非易事,于是决定归隐,回到自己那美好的庐舍。在斜川的小路上,他拄着竹杖,悠然自得地观赏着云卷云舒。
他的心灵如同展翅高飞的鸟儿,翱翔于青天之外,世俗的纷扰又如何能触及他?他随遇而安,顺应自然,任凭人世间的变迁。在东篱下采菊,他心境悠然,仿佛与南山融为一体,那无尽的景色与他的心灵相通,又有谁能真正理解?琴中的雅趣,杯中的美酒,醉后的诗篇,都让他忘却了世间的机巧。他一笑之间,仿佛骑鲸而去,穿越千载,寻找那稀有的知音。
他感叹自己如同疲倦的翅膀,瞻仰着先贤的遗像,视他们为自己的导师。门外,只剩下那衰败的柳树,在斜阳的余晖中摇曳着稀疏的翠绿。这景象让过往的行人不禁感叹,心中涌起无尽的悲伤。物是人非,时光荏苒,唯有那不变的柳树,依旧在风中低语,诉说着岁月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