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篇》

王泠然 唐代
游人夜到汝阳间,夜色冥濛不解颜。
谁家暗起寒山烧,因此明中得见山。
山头山下须臾满,历险缘深无暂断。
焦声散著群树鸣,炎气傍林一川暖。
是时西北多海风,吹上连天光更雄。
浊烟熏月黑,高艳爇云红。
初谓炼丹仙灶里,还疑铸剑神谿中。
划为飞电来照物,乍作流星并上空。
西山无草光已灭,东顶荧荧犹未绝。
沸汤空谷数道水,融盖阴崖几年雪。
两京贫病若为居,四壁皆成凿照馀。
未得贵游同秉烛,唯将半影借披书。

翻译

游人在夜里来到汝阳一带,夜色深沉朦胧,让人看不出天色的脸色是喜是忧。不知是谁家在山中悄悄燃起了火光,于是才在这黑暗中得以看见那座山的模样。
转眼之间,火光从山顶到山脚都蔓延开来,那燃烧的声音和炽热的气氛从未中断。焦灼的声响伴随着群树噼啪作响,热气沿着林边扩散,整片山谷都变得温暖起来。
这时,西北方向吹来了海风,把火光吹得更加旺盛,映照得连天上也一片明亮。浓重的烟雾熏黑了月亮,而高处的火焰却将云层映成了红色。起初还以为是仙人炼丹的炉灶在发光,又怀疑是神溪旁铸剑时迸发的火花。
火光像闪电一样划破夜空,照亮了四周;又像流星一样接连不断地升上高空。西边的山头因为火光熄灭已无光彩,东边山峰上还闪烁着微弱却持续的亮光。
沸腾的热水在山谷中流成数条水道,融化了那些覆盖在阴暗山崖上的积雪,仿佛多年未化的冰雪也被这热气所消融。
身居两京之地的人生活贫困疾病缠身,只能困守家中四壁空空。点不起蜡烛照明,只能借着这远处传来的半点火光来翻阅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