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用前韵呈张仲宗、苏粹中)》

李弥逊 宋代
五十劳生,紫髯霜换,白日驹过。
闭户推愁,缘崖避俗,壁角团蒲坐。
提壶人至,竹根同卧,醉帽尽从欹堕。
梦惊回,满身疏影,露滴月斜云破。
无人自酌,有邀皆去,我笑两翁多可。
忍冻吟诗,典衣沽酒,二子应嗤我。
两忘一笑,调同今古,谁道郢歌无和。
后之人,犹今视昔,有能继么。

翻译

五十年的劳碌生活,让我的胡须已染上霜白,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我关上门,试图推开愁绪,沿着山崖避开世俗,独自坐在墙角的蒲团上。提酒的人来了,我与他在竹根旁同卧,醉帽随意歪斜。梦醒时,满身是斑驳的树影,露水滴落,月亮斜挂,云层散开。
没有人陪伴,我独自斟酒,若有邀请,我都拒绝。我笑那两位老者太过执着,宁愿忍冻吟诗,典当衣物买酒,恐怕他们会嘲笑我。然而,我们彼此一笑,忘却了世俗,调和了古今的调子。谁说郢地的歌无人应和?后人看待我们,或许会像我们看待前人一样,谁能继承这份情怀呢?
时光流转,世事变迁,谁又能真正接续这份心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