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

晁补之 宋代
时,亦欣愉于儿女。
欲识风谣之变,请观调笑之传。
上佐清欢,深惭薄伎。
西子江头自浣纱。
见人不语入荷花。
天然玉貌非朱粉,消得人看隘若耶。
游冶谁家少年伴。
三三五五垂杨岸。
紫骝飞入乱红深,见此踟蹰但肠断。
肠断。
越江岸。
越女江头纱自浣。
天然玉貌铅红浅。
自弄芙蓉日晚。
紫骝嘶去犹回盼。
笑入荷花不见。

翻译

那时,我也为儿女们的快乐而感到欣喜。若想了解民谣的变化,不妨看看那些调笑的故事。我虽能增添一些清雅的乐趣,却深感自己的技艺浅薄。西施在江边独自浣纱,见到人也不说话,径直走入荷花丛中。她那天然的美貌不需粉黛修饰,足以让人惊艳得连若耶溪都显得狭窄。是谁家的少年在游玩作伴?三三两两地在垂柳岸边嬉戏。一匹紫骝马飞驰入深红的花丛中,见此情景,不禁让人心生惆怅,肝肠寸断。这断肠的思念啊,蔓延在越江的岸边。越女在江头浣纱,她那天然的美貌,淡淡的铅红妆容,显得格外动人。她独自玩弄着芙蓉,直到日暮时分。那匹紫骝马嘶鸣着离去,还回头张望。她笑着走进荷花丛中,渐渐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