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三)》

张伯端 宋代
我性入诸佛性,诸方佛性皆然。
亭亭蟾影照寒泉。
一月千潭普现。
小则毫分莫识,大时遍满三千。
高低不约信方圆。
说甚短长深浅。

翻译

我的本性与诸佛的本性相同,各方的佛性也都是如此。就像高高的月亮倒映在寒冷的泉水中,一个月亮可以同时映照出千个水潭。它小的时候,连极细微的地方也无法分辨;它大的时候,却能充满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无论高低,它自然契合圆融的法则,哪里还用得着谈论长短深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