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歌辞三首》

佚名 南北朝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
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陇头流水,鸣声呜咽。
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拼音

lǒng tóu liú shuǐ, liú lí shān xià.陇头流水,流离山下。niàn wú yī shēn, piāo rán kuàng yě.念吾一身,飘然旷野。cháo fā xīn chéng, mù sù lǒng tóu.朝发欣城,暮宿陇头。hán bù néng yǔ, shé juǎn rù hóu.寒不能语,舌卷入喉。lǒng tóu liú shuǐ, míng shēng wū yè.陇头流水,鸣声呜咽。yáo wàng qín chuān, xīn gān duàn jué.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翻译

陇山的溪水,缓缓流淌在山脚下。想到我孤身一人,漂泊在这片广阔的原野上。清晨从欣城出发,傍晚便到了陇山。寒冷得无法言语,舌头仿佛卷入了喉咙。陇头的流水,发出低沉的呜咽声。远望秦川大地,心中悲痛欲绝。

赏析

陇头歌辞三首赏析  由于南北朝长期处于对峙的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南北朝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情调与风格。南朝民歌清丽缠绵,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地反映了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  汉唐四朝,前后十朝,长安之名真正是名声赫赫,以至在唐以后长安成了国都的代称,李白《金陵》诗说:“晋朝南渡日,此地旧长安。”称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金陵为长安,实即今江苏南京。长安位居关中的中心,它的地理形胜于天下独居第一。  关中周围群山环抱,东有华山、崤山,西有陇山,南有终南山、秦岭,北有洛水东西的黄龙山、尧山和泾水两岸的嵯峨山、九嵏山。其中陇山又称陇坂、陇坻,在今陕西陇县西北,为六盘山的南段,南北走向约一百公里,绵亘于陕西、甘肃二省边境,山势陡峭,山路曲折难行,是渭河平原与陇西高原的分水岭。古称陇山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过,上有清水四注而下。站在艰危苦寒的陇山顶上,回望富丽繁华的长安城和千里平原沃野,眼见陇水一股向东流下,一股向西流下,那种感受真是无可名状的凄凉和悲壮。古代四方行旅西登陇坂,往往徘徊瞻顾,悲思涌起。历代流传歌咏秦陇的诗篇不下数百上千首,其中尤以北朝乐府民歌的三首《陇头歌辞》最为有名。  第一、三两首均以“陇头流水”起兴,与下文内容的联系是在陇头之水“流离”而下——无定所、不由自主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