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幽芳亭》

黄庭坚 宋代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
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
兰盖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
兰虽含香体洁,平居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霭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是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
予放浪江湖之日,乃久尽知其族性,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
《楚辞》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以是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
兰蕙丛生,初不殊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之虽不若兰,起视椒榝则远矣。
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除”,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翻译

有才能和品德超过一国的人,就称为“国士”;女子的美貌超过一国的,就称为“国色”;兰花的香气超过一国的,就称为“国香”。自古以来人们就珍视兰花,并不是等到楚国的被贬之臣屈原之后才开始重视它的。兰花很像君子,生长在深山幽谷之中,即使没有人欣赏,它也不因此停止散发芬芳;即使经历风雪严寒的摧残,来年依然保持本性不变,这就是所谓“隐居不悔,不被理解也不烦恼”的人啊。兰花虽然香气清雅、姿态洁净,平时与普通的杂草没什么两样,但只要一阵清风吹过,它的香味就会弥漫开来,屋里满屋都是,厅堂也满堂都是,这正是“怀才待时而发”的表现。然而兰花和蕙花的才德不同,世人很少能分辨清楚。我在漂泊江湖的日子里,才深入了解它们的特性。大概说来,兰花像君子,蕙花像士人。在山林中,十株中有九株是蕙花,只有一株是兰花。《楚辞》中说:“我既种了九畹的兰,又种了百亩的蕙。”由此可知,不只是现在,楚人早就轻视蕙花而尊崇兰花了。兰花和蕙花一起生长,起初看起来差别不大,等到开花的时候,一茎只开一朵、香气浓郁的是兰花;一茎开五到七朵、香气不足的是蕙花。蕙花虽然不如兰花,但比起花椒、荆棘之类的植物,还是远远胜出。世人称蕙花为“国香”,却说“当门必须除去”,这难道不是山林中的贤士,因为被排挤而不再回来的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