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赋》

谢庄 南北朝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
绿苔生阁,芳尘凝榭。
悄焉疚怀,不怡中夜。
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
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
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白露暖空,素月流天。
沈吟齐章,殷勤陈篇,抽毫进牍,以命仲宣。
仲宣跪而称曰: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
味道懵学,孤奉明恩。
臣闻沈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
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
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
朒脁警阙,朏魄示冲,顺辰通烛,从星泽风。
增华台室,扬采轩宫。
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
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
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
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祇雪凝,圆灵水镜。
连观霜缟,周除冰净。
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弛清县。
去烛房,即月殿,芳酒登,鸣琴荐。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羇孤递进。
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
于是弦桐练响,音容选和,徘徊房露,惆怅阳阿。
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情纡轸其何托,愬皓月而长歌。
歌曰: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歌响未终,余景就毕,满堂变容,回遑如失。
又称歌曰:月既没兮露欲晞,岁方晏兮无与归。
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陈王曰:善。
乃命执事,献寿羞璧,敬佩玉音,复之无斁。

翻译

陈王刚刚失去应玚和刘桢,心中忧闷,闲暇时更觉寂寞。阁楼上的绿苔生长起来,庭院的尘埃久久不散。他心里隐隐不安,到了半夜也难以安宁。于是他沿着兰香的小路,来到桂树成荫的园林,吹起寒山的乐声,车马停在秋日的山坡上。他望着深谷而感到远方的遥远,登上高山又为离别而悲伤。这时,银河斜斜地横贯天空,北斗星向南移动,白露洒满天空,月光洒满天际。他反复吟诵《齐风》的诗篇,认真思考着陈国的篇章,提笔写下文章,命人请来王粲。王粲跪下说道:臣出身偏僻,住在山野之间,学问浅薄,独自承受皇上的恩典。臣听说,沉静是道义所在,高明是经书之理;太阳以阳德照耀,月亮以阴灵光辉。它从东方的池沼升起,又在西方的黑暗中延续光明。它引来天上的玉兔,聚集月宫中的嫦娥。月初时提醒人们警醒,月圆时显示圆满,顺应时节照亮万物,随着星辰带来清风。它增添宫殿的光彩,闪耀于轩宇之间。它照耀吴国因而兴盛,光辉浸润汉朝而昌明。至于天气晴朗,地面明亮,云彩消散在天边,洞庭湖开始泛起波澜,树叶微微飘落。菊花在山巅散发香气,雁群在江边发出哀鸣。明亮的月光缓缓升起,清澈的光辉静静洒落。众星隐去光彩,长河隐藏了倒影,大地像雪一样洁白,天空如水镜般澄明。楼阁披上霜色,台阶变得洁净。君王厌倦了白天的欢宴,喜欢夜晚的聚会,收起美妙的舞蹈,放下清脆的乐器。离开灯火通明的房间,来到月光下的殿宇,端上美酒,弹琴献上。到了凉爽的夜晚,风声吹动竹林,亲朋好友不能陪伴,孤独的人轮流前来。听闻夜晚鸟儿的啼叫,聆听秋天的笛声。于是琴声悠扬,音调和谐,徘徊在露水之中,惆怅在阳光之下。树林中回荡着空灵的声音,池水也失去了波纹。情感缠绕无处寄托,只能对着皓月放声长歌。歌声说:美人远去,音信断绝,相隔千里,共赏明月。面对风叹息,何时才能停止?路途遥远,无法跨越。歌声未完,余晖已尽,满堂之人神情变化,惶恐失措。接着又唱道:月亮已经落下,露水即将干涸,一年将尽,无人相伴归去。美好的约定可以再会,只是微霜已沾湿衣裳。陈王说:好。于是命令侍从,献上寿礼,奉上玉璧,恭敬地接受这美好的歌声,永远铭记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