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袭美二游诗·徐诗》

陆龟蒙 唐代
尝闻四书曰,经史子集焉。
苟非天禄中,此事无由全。
自从秦火来,历代逢迍邅。
汉祖入关日,萧何为政年。
尽力取图籍,遂持天下权。
中兴熹平时,教化还相宣。
立石刻五经,置于太学前。
贼卓乱王室,君臣如转圜。
洛阳且煨烬,载籍宜为烟。
逮晋武革命,生民才息肩。
惠怀亟寡昧,戎羯俄腥膻。
已觉天地闭,竞为东南迁。
日既不暇给,坟索何由专。
尔后国脆弱,人多尚虚玄。
任学者得谤,清言者为贤。
直至沈范辈,始家藏简编。
御府有不足,仍令就之传。
梁元渚宫日,尽取如蚳蝝.兵威忽破碎,焚爇无遗篇。
近者隋后主,搜罗势骈阗。
宝函映玉轴,彩翠明霞鲜。
伊唐受命初,载史声连延。
砥柱不我助,惊波涌沦涟。
遂令因去书,半在馀浮泉。
贞观购亡逸,蓬瀛渐周旋。
炅然东壁光,与月争流天。
伟矣开元中,王道真平平。
八万五千卷,一一皆涂铅。
人间盛传写,海内奔穷研。
目云西斋书,有过东皋田。
吾闻徐氏子,奕世皆才贤。
因知遗孙谋,不在黄金钱。
插架几万轴,森森若戈鋋.风吹签牌声,满室铿锵然。
佳哉鹿门子,好问如除t9.倏来参卿处,遂得参卿怜。
开怀展橱簏,唯在性所便。
素业已千仞,今为峻云巅。
雄才旧百派,相近浮日川。
君抱王佐图,纵步凌陶甄。
他时若报德,谁在参卿先。

翻译

我曾经听人说,四书五经是经典中的经典,属于经史子集的范畴。如果不是天赐的福分,这些典籍很难完整保存下来。自从秦始皇焚书之后,历代都遭遇了种种困难。汉高祖刘邦入关时,萧何负责政务,他努力收集图书典籍,因此掌握了天下的权力。到了东汉熹平年间,文化教育又重新兴盛起来,朝廷在太学前立石碑刻写五经,广为传播。后来董卓扰乱朝廷,君臣如同转轮一般动荡不安,洛阳城被烧毁,典籍也化为灰烬。到了晋武帝时期,百姓才得以喘息,但晋惠帝和晋怀帝昏庸无能,外族入侵,天地仿佛闭塞,人们纷纷南迁。那时连生存都难,更没有时间去整理古籍。此后国家衰弱,人们多崇尚空谈玄理,读书人被讥讽,清谈者却被视为贤能。直到沈约、范晔等人,才开始重视藏书,宫廷藏书不够,还让人抄录传抄。到了梁元帝在江陵的时候,把所有的书都像蚂蚁一样搜刮一空。忽然战火烧起,书籍尽毁,化为灰烬。隋朝的后主杨广,也曾大力搜集书籍,珍藏在宝盒中,玉轴精美,光彩夺目。唐朝建立之初,史书不断积累,但因缺乏支持,许多典籍流失,只剩下部分散落在民间。唐太宗时期开始搜寻失传的书籍,逐渐在蓬莱仙岛般的地方流传开来。那些书籍光辉灿烂,仿佛与月光争辉。到了开元盛世,天下太平,八万五千卷书,每本都经过仔细校对。人间广泛传抄,天下人都争相研究。有人说西斋的书比东皋的田地还要多。我听说徐家的子孙,世代都是有才华的人,可见他们留下的谋划,并不是为了黄金钱财。他们的书架上几万卷书,整齐如兵器排列。风吹动书签的声音,满屋铿锵作响。真是一位了不起的鹿门先生,好学不倦,像除去尘埃一样求知。他忽然来到我的住所,得到我的喜爱。我热情地打开书柜,任他随意翻阅。他原本就学识渊博,如今更如云峰般高耸。他的才华如百条河流汇聚,奔腾如日月之光。他心怀辅佐君王的大志,步伐坚定,超越古人。将来若要报恩,谁又能比得上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