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岘山愿公三首》

齐己 唐代
形影更谁亲,应怀漆道人。
片言酬凿齿,半偈伏姚秦。
榛莽池经烧,蒿莱寺过春。
心期重西去,一共吊遗尘。
相思恨相远,至理那时何。
道笑忘言甚,诗嫌背俗多。
青苔闲阁闭,白日断人过。
独上西楼望,荆门千万坡。
彼此无消息,所思江汉遥。
转闻多患难,甚说远相招。
老至何悲叹,生知便寂寥。
终期踏松影,携手虎溪桥。

翻译

形单影只,还有谁更亲近呢?心中应该怀念那位漆道人。简短的言语回应了凿齿,半句偈语便让姚秦折服。榛莽丛生的池塘已被火烧过,杂草丛生的寺庙又经历了一个春天。心之所向,再次向西而去,只为一同凭吊那些遗留的尘埃。相思之情,却因距离遥远而无奈,真正的道理又何时才能明白?
道法自然,笑而不语,已无需多言;诗句却因背离世俗而显得格格不入。青苔覆盖的阁楼静静关闭,白天的阳光也被阻隔,无人经过。独自登上西楼远望,荆门的山峦连绵起伏,仿佛无尽的坡道。彼此之间再无消息,思念的人远在江汉之遥。辗转听闻多的是患难,又怎能指望远方的人前来相邀?
年老之时,何必再悲叹?人生本就注定孤独。最终只希望能踏着松树的影子,与你携手走过虎溪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