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时黄贼陷东阳公避地于浙右)》

贯休 唐代
至理至昭昭,心通即不遥。
圣威无远近,吾道太孤标。
辛苦苏氓俗,端贞答盛朝。
气高吞海岳,贫甚似渔樵。
庾亮风流澹,刘宽政事超。
清须遭贵遇,隐已被谁招。
栗坞修禅寺,仙香寄石桥。
风雷巡稼穑,鱼鸟合歌谣。
视事私终杀,忧民态亦凋。
道高无不及,恩甚固难消。
大寇山难隔,孤城数合烧。
烽烟终日起,汤沐用心燋。
勇义排千阵,诛锄拟一朝。
誓盟违日月,旌旆过寒潮。
古驿江云入,荒宫海雨飘。
仙松添瘦碧,天骥减丰膘。
似在陈兼卫,终为宋与姚。
已观云似鹿,即报首皆枭。
尽愿回清镜,重希在此条。
应怜千万户,祷祝向唐尧。

翻译

最深的道理其实最明白清晰,只要心领神会,就不觉得它遥远。圣人的威德不分远近,我的信念却显得格外孤高。辛苦只为唤醒百姓,忠诚以对这昌盛的朝代。胸中志气能吞下山河湖海,清贫生活却像渔夫樵夫一样朴素。
我像庾亮那样淡泊风雅,也像刘宽那样政绩超群。清白之名带来贵人赏识,隐居之志又曾被谁真正召唤?在栗坞修禅寺清净修行,在石桥上遥寄仙香。风雷巡视田间庄稼,鱼鸟与歌声共舞。
处理私事时内心终归决断,忧国忧民的情绪也因此日渐消减。道行越高,越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恩情越深,越难以轻易忘怀。大盗虽藏于山中,也难隔绝正义;孤城虽多次遭战火焚烧,也仍挺立不倒。
烽火终日燃烧,让人焦灼万分;发誓要冲破千军万阵,期望一日之内铲除奸恶。盟誓如违天地日月,旌旗已渡过寒潮。古老的驿站,江边云雾缭绕;荒废的宫殿,海上风雨飘摇。
仙松添了几分清瘦碧绿,天马也减少了昔日的丰健。仿佛曾游历陈、卫两国,最终却成了宋、姚之人。眼见云彩如鹿奔跑,便知敌人首脑即将被擒杀。
只愿天地清明重现,再次期待这样的时刻。千万户人家都在祈祷祝愿,向着圣王唐尧祈求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