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陈子昂 唐代
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
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
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
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
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
”仆亦以为知言也。
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峰岭上崇崒,烟雨下微冥。
夜闻鼯鼠叫,昼聒泉壑声。
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
哀响激金奏,密色滋玉英。
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
岂不厌凝冽,羞比春木荣。
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
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
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遂偶云和瑟,张乐奏天庭。
妙曲方千变,箫韶亦九成。
信蒙雕斫美,常愿事仙灵。
驱驰翠虬驾,伊郁紫鸾笙。
结交嬴台女,吟弄升天行。
携手登白日,远游戏赤城。
低昂玄鹤舞,断续彩云生。
永随众仙去,三山游玉京。

翻译

东方先生您面前:文章的正道衰败已经五百年了。汉朝和魏朝时的风骨,到了晋朝和宋朝就失传了,但还是有文献可以考证。我曾经在空闲的时候读过齐、梁时期的诗,那些诗辞藻华丽,繁复多彩,但其中的情怀和寄托却一点都没有了,每每想到这里,我都忍不住叹息。我常常怀念古人,担心风气逐渐衰败,诗雅之风不再兴起,心中总是难以安宁。
前些日子在解三那里,看到您写的《咏孤桐篇》,那诗的骨力挺拔,情感起伏有致,语言明朗流畅,有如金石之声。读完之后,我的心情都变得清爽了,心中的郁结也被抒发出来。没想到,正始年间的那种高雅之音,今天又重新看到了,真可以让建安时期的作者们相视而笑了。解君说:“张茂先、何敬祖,还有东方先生,都是可以与之并肩的人。”我也觉得他说的是知心话。
因此,我感慨于您的高雅之作,便写了一首《修竹诗》,希望有懂得的人能把它传阅下去。
龙种生长在南岳,孤独的翠绿挺立高耸。山峰高峻,云雾缭绕,烟雨朦胧。夜里听到老鼠叫声,白天则有泉水山涧的喧哗。春风轻柔,白露清冷。哀婉的声响如同金属乐器的演奏,浓密的色彩滋润着美玉般的花蕊。即使冬天霜雪严酷,它依然青翠不凋。难道它不厌寒冷吗?只是不愿与春天的花草争艳。春天的花草会有枯萎的时候,而它的节操却永远不变。起初的愿望是与金石一样,永远保持坚贞。没想到有伶伦这样的乐师,吹奏它像凤凰的鸣叫。于是它与云和之瑟相配,奏响天庭的音乐。美妙的曲调千变万化,箫韶之乐也达到了九重之盛。确实承蒙您雕琢之美,我常常希望能侍奉仙灵。驾着翠绿的虬龙车,吹奏着紫色的鸾笙。与嬴台的仙女结交,在升天之路上吟唱。携手登上太阳,远游赤城。玄鹤时而低飞时而高翔,彩云断续升起。永远跟随众仙离去,去三山游览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