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峡船具诗·百丈》

王周 唐代
少尝侍先君,馀闲诵白氏。
始得入峡诗,深味作诗旨。
云有万仞山,云有千丈水。
自念坎壈时,尤多兢慎理。
山束峡如口,水漱石如齿。
孤舟行其中,薄冰犹坦履。
孱颜屹焉立,汹涌勃然起。
百丈为前牵,万险即平砥。
破之以筼筜,续之以麻枲。
砺之坚以节,引之直如矢。
杼轴连半空,长短随两涘。
铁锁枉驰名,锦缆谩称美。
长绳岂能系,朽索何足拟。
苟非dJ之为,胡可力行此。

翻译

小时候曾陪侍父亲左右,在闲暇时诵读白居易的诗文。最初读到他写的《入峡诗》,深深体会到作诗的用意。诗中说,有高耸入云的万仞山峰,有奔腾不息的千丈流水。回想自己坎坷的经历,更觉得其中谨慎处事的道理尤为深刻。
群山如屏障将峡谷紧紧束缚,水流冲击着岩石如同利齿交错。一叶孤舟在峡谷中缓缓前行,船底仿佛行于薄冰之上,稍有不慎便危险万分。山势高峻挺立,江水汹涌澎湃。面对如此险境,百丈长的绳索也不过是牵舟前行的工具,再大的危险也能被一一化解。
他们用竹竿破开激流,用麻绳接连不断。坚韧的节操如同磨砺后的岩石,笔直前行的心志就像飞出的箭矢。织机般的缆绳横跨两岸,长度随地形变化而自如伸缩。铁链虽强,却也难比这人力巧思;锦缎虽美,也无法形容这缆绳的壮丽。
长长的绳索怎能轻易拴住这惊涛骇浪?腐朽的绳子又怎能与之相比?若不是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又怎能在这险恶之地安然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