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

王仁裕 唐代
红妆齐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条。
湘水凌波惭鼓瑟,秦楼明月罢吹箫。
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
丹禁旧臣来侧耳,骨清神爽似闻韶。
玉纤挑落折冰声,散入秋空韵转清。
二五指中句塞雁,十三弦上啭春莺。
谱从陶室偷将妙,曲向秦楼写得成。
无限细腰宫里女,就中偏惬楚王情。

翻译

女子们身着盛装,怀抱紫檀木制成的琴槽,轻轻拨动那四十根朱红色的琴弦。湘江的水波仿佛在羞愧地伴奏,秦楼上的明月也停止了箫声。寒冷的敲击声如同白玉般婉转,温暖的音调则像黄莺的鸣叫般娇柔。皇宫中的老臣们侧耳倾听,仿佛听到了上古的韶乐,令人神清气爽。
纤细的手指拨动琴弦,发出如冰裂般清脆的声音,散入秋日的天空,音韵愈发清亮。在五指之间,仿佛能听到塞外大雁的哀鸣,而在十三根琴弦上,又似有春莺在婉转歌唱。这曲谱仿佛是从陶渊明的隐居处偷来的妙音,又像是为秦楼上的佳人谱写而成。宫中无数细腰的宫女,其中最能打动楚王心弦的,正是这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