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宿梓州牛头寺》

李洞 唐代
月去檐三尺,川云入寺楼。
灵山顿离众,列宿不多稠。
篆字焚初缺,翻经诵若流。
窗闲二江冷,帘卷半空秋。
诏散松梢别,棋终竹节收。
静增双阙念,高并五翁游。
鹤梦生红日,云闲锁梓州。
望空工部眼,搔乱广文头。
石室僧调马,银河客问牛。
晓楼归下界,大地一浮沤。

翻译

月亮渐渐移出屋檐,仿佛离檐三尺之远;山间的云气飘入寺庙的楼阁之中。灵秀的山峰顿时远离了尘世喧嚣,天上的星星稀疏寥落,不甚繁密。香炉中篆字形状的香正在焚烧,刚开始便已残缺;翻读佛经时,诵声如流水般顺畅自然。
窗边寂静无声,两条江水泛着清冷;帘子卷起,半空中透出秋天的萧瑟。朝廷的诏书早已散去,松树梢头分别的情景依稀可见;棋局结束,竹节般的棋子也一并收起。静坐之中,思念更添一层,仿佛置身于宫阙之上;高洁的心境如同与五位老翁一同遨游。
仙鹤在梦中飞翔,迎接初升的红日;闲散的云朵锁住了梓州城。杜甫凭栏远望的眼,只为凝视那空阔的天际;广文先生却因愁绪烦乱而搔首难安。石室中的僧人在调教马匹,银河边的旅人正向人问及耕牛之事。
清晨的小楼是归宿,俯瞰大地不过是一片浮沤,渺小如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