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二首》

聂夷中 唐代
燕台累黄金,上欲招儒雅。
贵得贤士来,更下于隗者。
自然乐毅徒,趋风走天下。
何必驰凤书,旁求向林野。
燕台高百尺,燕灭台亦平。
一种是亡国,犹得礼贤名。
何似章华畔,空馀禾黍生。

翻译

燕国的黄金台堆满了珍宝,是为了招揽天下有才学的人。君主越是重视贤士,就越能吸引比先贤隗更有德行的人前来投奔。于是像乐毅那样的豪杰也闻风而来,奔赴他麾下效力,名扬四海。又何必再派人拿着诏书四处寻找人才,到山林田野中去求贤呢?
黄金台虽高百尺,气势恢宏,但燕国灭亡后,高台也被夷为平地。虽然同样是亡国的命运,但燕国却因礼贤下士而留下美名。相比之下,楚国的章华台旁,如今只剩下了荒野中生长的禾黍,毫无生气,连一丝昔日的荣耀都不曾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