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颂》

佚名 先秦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
赫赫姜嫄,其德不回。
上帝是依,无灾无害。
弥月不迟,是生后稷。
降之百福。
黍稷重穋,稙稚菽麦。
奄有下国,俾民稼穑。
有稷有黍,有稻有秬。
奄有下土,缵禹之绪。
后稷之孙,实维大王。
居岐之阳,实始剪商。
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
无贰无虞,上帝临女。
敦商之旅,克咸厥功。
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
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乃命鲁公,俾侯于东。
锡之山川,土田附庸。
周公之孙,庄公之子。
龙旂承祀。
六辔耳耳。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
皇皇后帝!
皇祖后稷!
享以骍牺,是飨是宜。
降福既多,周公皇祖,亦其福女。
秋而载尝,夏而楅衡,白牡骍刚。
牺尊将将,毛炰胾羹。
笾豆大房,万舞洋洋。
孝孙有庆。
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
保彼东方,鲁邦是尝。
不亏不崩,不震不腾。
三寿作朋,如冈如陵。
公车千乘,朱英绿縢。
二矛重弓。
公徒三万,贝胄朱綅。
烝徒增增,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
俾尔昌而炽,俾尔寿而富。
黄发台背,寿胥与试。
俾尔昌而大,俾尔耆而艾。
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
泰山岩岩,鲁邦所詹。
奄有龟蒙,遂荒大东。
至于海邦,淮夷来同。
莫不率从,鲁侯之功。
保有凫绎,遂荒徐宅。
至于海邦,淮夷蛮貊。
及彼南夷,莫不率从。
莫敢不诺,鲁侯是若。
天锡公纯嘏,眉寿保鲁。
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
鲁侯燕喜,令妻寿母。
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
既多受祉,黄发儿齿。
徂徠之松,新甫之柏。
是断是度,是寻是尺。
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
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拼音

bì gōng yǒu xù, shí shí méi méi.閟宫有侐,实实枚枚。hè hè jiāng yuán, qí dé bù huí.赫赫姜嫄,其德不回。shàng dì shì yī, wú zāi wú hài.上帝是依,无灾无害。mí yuè bù chí, shì shēng hòu jì.弥月不迟,是生后稷。jiàng zhī bǎi fú.降之百福。shǔ jì zhòng lù, zhī zhì shū mài.黍稷重穋,稙稚菽麦。yǎn yǒu xià guó, bǐ mín jià sè.奄有下国,俾民稼穑。yǒu jì yǒu shǔ, yǒu dào yǒu jù.有稷有黍,有稻有秬。yǎn yǒu xià tǔ, zuǎn yǔ zhī xù.奄有下土,缵禹之绪。hòu jì zhī sūn, shí wéi dài wáng.后稷之孙,实维大王。jū qí zhī yáng, shí shǐ jiǎn shāng.居岐之阳,实始剪商。zhì yú wén wǔ, zuǎn dài wáng zhī xù, zhì tiān zhī jiè, yú mù zhī yě.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wú èr wú yú, shàng dì lín nǚ.无贰无虞,上帝临女。dūn shāng zhī lǚ, kè xián jué gōng.敦商之旅,克咸厥功。wáng yuē shū fù, jiàn ěr yuán zǐ, bǐ hóu yú lǔ.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dà qǐ ěr yǔ, wèi zhōu shì fǔ.大启尔宇,为周室辅。nǎi mìng lǔ gōng, bǐ hóu yú dōng.乃命鲁公,俾侯于东。xī zhī shān chuān, tǔ tián fù yōng.锡之山川,土田附庸。zhōu gōng zhī sūn, zhuāng gōng zhī zǐ.周公之孙,庄公之子。lóng qí chéng sì.龙旂承祀。liù pèi ěr ěr.六辔耳耳。chūn qiū fěi jiě, xiǎng sì bù tè.春秋匪解,享祀不忒。huáng huáng hòu dì! huáng zǔ hòu jì! xiǎng yǐ xīng xī, shì xiǎng shì yí.皇皇后帝!皇祖后稷!享以骍牺,是飨是宜。jiàng fú jì duō, zhōu gōng huáng zǔ, yì qí fú nǚ.降福既多,周公皇祖,亦其福女。qiū ér zài cháng, xià ér bī héng, bái mǔ xīng gāng.秋而载尝,夏而楅衡,白牡骍刚。xī zūn qiāng qiāng, máo páo zì gēng.牺尊将将,毛炰胾羹。biān dòu dà fáng, wàn wǔ yáng yáng.笾豆大房,万舞洋洋。xiào sūn yǒu qìng.孝孙有庆。bǐ ěr chì ér chāng, bǐ ěr shòu ér zāng.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bǎo bǐ dōng fāng, lǔ bāng shì cháng.保彼东方,鲁邦是尝。bù kuī bù bēng, bù zhèn bù téng.不亏不崩,不震不腾。sān shòu zuò péng, rú gāng rú líng.三寿作朋,如冈如陵。gōng chē qiān shèng, zhū yīng lǜ téng.公车千乘,朱英绿縢。èr máo zhòng gōng.二矛重弓。gōng tú sān wàn, bèi zhòu zhū qīn.公徒三万,贝胄朱綅。zhēng tú zēng zēng, róng dí shì yīng, jīng shū shì chéng, zé mò wǒ gǎn chéng! bǐ ěr chāng ér chì, bǐ ěr shòu ér fù.烝徒增增,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俾尔昌而炽,俾尔寿而富。huáng fà tái bèi, shòu xū yǔ shì.黄发台背,寿胥与试。bǐ ěr chāng ér dà, bǐ ěr qí ér ài.俾尔昌而大,俾尔耆而艾。wàn yǒu qiān suì, méi shòu wú yǒu hài.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tài shān yán yán, lǔ bāng suǒ zhān.泰山岩岩,鲁邦所詹。yǎn yǒu guī méng, suì huāng dà dōng.奄有龟蒙,遂荒大东。zhì yú hǎi bāng, huái yí lái tóng.至于海邦,淮夷来同。mò bù lǜ cóng, lǔ hóu zhī gōng.莫不率从,鲁侯之功。bǎo yǒu fú yì, suì huāng xú zhái.保有凫绎,遂荒徐宅。zhì yú hǎi bāng, huái yí mán mò.至于海邦,淮夷蛮貊。jí bǐ nán yí, mò bù lǜ cóng.及彼南夷,莫不率从。mò gǎn bù nuò, lǔ hóu shì ruò.莫敢不诺,鲁侯是若。tiān xī gōng chún gǔ, méi shòu bǎo lǔ.天锡公纯嘏,眉寿保鲁。jū cháng yǔ xǔ, fù zhōu gōng zhī yǔ.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lǔ hóu yàn xǐ, lìng qī shòu mǔ.鲁侯燕喜,令妻寿母。yí dài fū shù shì, bāng guó shì yǒu.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jì duō shòu zhǐ, huáng fà ér chǐ.既多受祉,黄发儿齿。cú lái zhī sōng, xīn fǔ zhī bǎi.徂徠之松,新甫之柏。shì duàn shì dù, shì xún shì chǐ.是断是度,是寻是尺。sōng jué yǒu xì, lù qǐn kǒng shuò, xīn miào yì yì.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xī sī suǒ zuò, kǒng màn qiě shuò, wàn mín shì ruò.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翻译

閟宫庄严静穆,房屋重重叠叠。赫赫有名的姜嫄,她的德行正直不邪。她依靠上天,没有灾祸和伤害。怀孕满月顺利生下后稷。上天赐予她无数福气。五谷丰登,有早熟的黍、晚熟的稷,还有豆麦等作物。她统治着下国,教百姓耕种。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她拥有天下,继承了大禹的事业。后稷的子孙,就是大王。他住在岐山南面,开始剪除商朝。到了文王武王,继续大王的事业,完成上天的使命,在牧野摆开阵势。没有二心,没有疑虑,上天亲自看着你们。他们打败了商军,完成了伟大的功业。周王说:“叔父,你立你的长子为鲁侯,让他在鲁地称王。扩大你的疆土,成为周室的辅佐。”于是命令鲁公,让他去东方做诸侯。赐给他山川、田地和附庸之地。周公的孙子,庄公的儿子,龙旗承袭祭祀。六条缰绳整齐有序。春秋不断祭祀,从不懈怠。皇天上帝啊!祖先后稷啊!用赤色的牛羊祭祀,这是对你们的敬意。上天赐福很多,周公和祖先也保佑你们。秋天举行尝祭,夏天设置木栏,用白牡牛和赤色公牛。酒器叮当响,肉汤香浓。笾豆盛满美食,万舞盛大壮观。孝顺的子孙有喜庆。愿你兴旺昌盛,长寿安康。保佑东方,鲁国因此富足。国家稳固,不缺不毁,不震不乱。三位老人结成好友,如山如陵。公车千辆,红缨绿绳。两支矛,重弓装备。士兵三万,戴贝甲,红绳系身。众多士兵整齐前进,抗击戎狄,惩罚荆舒,没人敢挡!愿你兴盛昌大,长寿富有。白发苍苍,年老体健。愿你昌盛强大,年高德劭。千年万岁,长寿无害。泰山巍峨,是鲁国所仰望。鲁国拥有龟山和蒙山,开拓到东方。直到海边,淮夷都来归附。没有不顺从的,都是鲁侯的功劳。守护凫山和绎山,开拓徐地。直到海边,淮夷和蛮貊,以及南方的夷人,没有不顺从的。没人敢违抗,都听从鲁侯。上天赐给鲁侯大福,长寿保全鲁国。居住在常和许地,恢复周公的疆域。鲁侯安乐喜悦,妻子和母亲都长寿。大夫和士人都安定,国家因此强盛。接受许多福气,白发年轻。徂徕山的松树,新甫山的柏树。砍伐测量,丈量尺寸。松木栋梁宽大,宫殿宏大,新庙辉煌。奚斯所作的诗,宏大又宽阔,万民都听从。

赏析

鲁颂·閟宫鉴赏  此诗一、二、三章叙述了周的发生、发展、壮大以及鲁国的建立,并不是纯粹介绍民族历史,赞美所有先祖的功德,而是突出两位受祀的祖先后稷和周公,以说明祭祀他们的原因。至于诗中提到的其他人,则只是陪衬而已。后稷是周民族的初祖,为姜嫄所生,其出生有一些神话色彩,《大雅·生民》记载较为详细。诗写到这些是因为姜嫄有端正的德性,但主要的却是体现后稷的不凡与神异,和《生民》诗的用意一致。后稷的发展农业,固是上天赐之百福,更和他个人受命于天分不开。以下叙述太王、文王、武王,重点在于灭商,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而文王、武王“缵太王之绪”,“敦商之旅,克咸厥功”,发展线索极为清楚。关于周公功绩,诗中没有明载,但“(成)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分明见出周公于建周有大功劳。《史记·鲁周公世家》载:“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辅武王,衅社,告纣罪于天及殷民。”周公在灭殷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他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虽位极人臣,却不能和天子并提,故诗人用比较隐晦的方法突出了周公的功绩。第三章末诗人写道:“皇皇后帝,皇祖后稷。”又说:“周公皇祖。”诗意就豁然明朗了。“周公皇祖”之“皇祖”,郑玄以为伯禽,朱熹谓为群公,皆误。明指周公,倒文以协韵耳。  诗人对鲁国辉煌的历史进行讴歌,叙述鲁公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战绩。“戎狄是膺”是北部边境平安,不受侵扰,“荆舒是惩”则指僖公从齐侯伐楚之事。“泰山岩岩”以下,写鲁国疆域广大,淮夷、徐宅、蛮貊、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因为此时鲁国对淮夷用兵最多,成绩最大,故诗人一再言之。大致鲁国在以后的发展中,初封的土地或有损失,而此时又有所收复,故诗曰:“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从全诗看,诗人着重从祭祀和武事两方面反映出鲁国光复旧业的成就,而又统一在僖公新修的閟宫上,閟宫之祭本是周王室对鲁国的特殊礼遇,同时诗人又认为鲁国的种种成功也来自那些受祀先祖在天之灵的庇佑,这样,诗的末章又描写作庙情况,和“閟宫有恤”前后呼应,使全诗成为一个完整的结构。  《鲁颂·閟官》是《诗经》三百篇中最长的一篇,全诗共一百二十句,《毛诗》原分八章,朱熹《诗集传》分九章,五章每章十七句,二章每章八句,二章每章十句。各章之间,意义相互连贯,前后叙述僖公作庙,并以奚斯作颂结束全诗。中间写祖先功德、僖公祀祖、僖公武功及家人群臣情况,同时穿插了对僖公福寿的反覆祝颂,而其中六个“俾尔”句型分置三处,使本来恢宏的气势更起伏跌荡,如钱江潮水一浪高过一浪。在语言方面,极铺张扬厉之能事,叙事细密,写秋尝则“秋而载尝,夏而楅衡。白牡騂刚,牺尊将将,毛炰胾羹,笾豆大房”,各种祭品,各种容器,一一陈列,以显出其规模之盛大。写鲁公军旅则“公车千乘,朱英绿縢,二矛重弓。公徒三万,贝胄朱綅,烝徒增增。”威武的戎装,精良的武器,体现军队无坚不摧的士气。此外,“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徂来之松,新甫之柏”等以繁密的语言组成排比整齐的句子,也为增加诗歌气势起到推助作用。方玉润《诗经原始》中指出该诗对于汉代辞赋的影响,是很有眼力的。但是,在诗中诗人表达的是周公后裔们对于僖公光复旧物所产生的共鸣,是对于再现过去辉煌的向往,这是一个衰落宗族特定时期的真实感情,作为鲁国诗人代表的作者抒发了这种感情,它既是充沛的又是复杂的,只有长篇巨制才能容纳得下,只有细致的描写和深透的论说才能尽情倾吐。刘勰《文心雕龙》曰:“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这就是《鲁颂·閟宫》和扬、马辞赋的本质区别,也是方氏未曾注意到的。

分析

鲁颂·閟宫创作背景  这是歌颂鲁僖公能兴祖业、复疆土、建新庙的诗歌。鲁国在建国之初是诸侯中第一等大国,土地之大,实力之强,在诸侯中罕有所匹,在伯禽时,曾有过赫赫武功。《史记·鲁周公世家》:“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肹,作《肹誓》,……遂平徐戎,定鲁。”在定鲁的过程中当还有许多武功,但载籍残缺,事已不传,只能是想像了。伯禽治鲁,更重文治,颇略武功,所以鲁积弱凌夷,到僖公时代,由于内忧外患,在诸侯中的威信日益下降,连僖公本人也只能靠齐国的势力返回鲁国。不过,僖公即位之后,确也做了一些事情,除礼制上恢复祭后稷、周公以天子之礼外,也频繁地参加诸侯盟会,对外用兵,以逐渐提高和恢复其应有的威望,仅以《春秋》经传来看,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会齐侯、宋公、陈侯、卫候、郑伯、许男、曹伯侵蔡,伐楚;僖公十三年(公元前647年):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咸,淮夷病杞故;僖公十六年(公元前644年):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邢侯、曹伯于淮。而《鲁颂·泮水》诗中更有“在泮献功”之事。鲁国人以这段辉煌的历史为骄傲,因此在祭祀宗庙时不免歌功颂德。鲁人祭祀的地点,就是诗题中的“閟宫”,亦即诗中提到的“新庙”,是列祖列宗所在之处,也是国家的重要场所。《左传·成公二年》:“祀,国之大事也。”祭祀固然各国都有,但在极为注重礼制的周王朝,诸侯国由于地位不同,宗庙祭祀都有一定的区别,不能和周王室相同,否则,就是僭越。然而鲁国却是一个例外,《礼记·明堂位》曰:“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祀帝于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礼也。”这是鲁人引为自豪的。诗中所叙祭祀,则正指此事。  学者认为此诗为鲁僖公时奚斯所作,当作于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其所写祭祀仪式即为僖公会八国之师伐楚凯旋后所举行之祭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