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辄应,因赋诗言事》

张九龄 唐代
兹山蕴灵异,走望良有归。
丘祷虽已久,甿心难重违。
迟明申藻荐,先夕旅岩扉。
独宿云峰下,萧条人吏稀。
我来不外适,幽抱自中微。
静入风泉奏,凉生松栝围。
穷年滞远想,寸晷阅清晖。
虚美怅无属,素情缄所依。
诡随嫌弱操,羁束谢贞肥。
义济亦吾道,诚存为物祈。
灵心倏已应,甘液幸而飞。
闭阁且无责,随车安敢希。
多惭德不感,知复是耶非。

翻译

这座山蕴含着灵异之气,我漫步其中,感到心有所归。虽然我长久以来祈祷,但百姓的心意却难以违背。黎明时分,我再次献上祭品,昨夜已先在山岩下的门扉前留宿。独自一人宿于云峰之下,四周萧条,人迹罕至。我来此并非为了外在的安逸,而是内心的幽微情感自然流露。静听风声与泉声交织,凉意从松柏间升起。终年困于远方的思绪,在这片刻的清晖中得以舒展。虚妄的美景令人怅然若失,素朴的情感却深藏于心。我厌恶随波逐流的软弱,也感激束缚中的坚贞。道义上的救助也是我的追求,诚心为万物祈祷。灵验的心愿忽然应验,甘美的雨露幸运地降临。闭门静思,无需责备,随车而行,岂敢奢求。我深感德行不足,不知这一切是对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