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登龙山》

张九龄 唐代
郡庭常窘束,凉野求昭旷。
楚客凛秋时,桓公旧台上。
清明风日好,历落江山望。
极远何萧条,中留坐惆怅。
东弥夏首阔,西拒荆门壮。
夷险虽异时,古今岂殊状。
先贤杳不接,故老犹可访。
投吊伤昔人,挥斤感前匠。
自为本疏散,未始忘幽尚。
际会非有欲,往来是无妄。
为邦复多幸,去国殊迁放。
且泛篱下菊,还聆郢中唱。
灌园亦何为,於陵乃逃相。

翻译

衙门的庭院总让人感到压抑拘束,唯有清凉的原野能给予豁然开朗的心境。秋意渐深,楚地的旅人独立寒风中,遥望桓公曾驻足的旧台。晴朗的日子里山河明净,错落有致的江山画卷在眼前舒展。极目远眺尽是萧瑟荒凉,驻足其间不觉生出怅惘。
东望可见夏水源头空阔无际,西眺荆门要塞巍峨雄壮。虽然时代不同,但山川的险峻与平坦,古往今来又有何分别?先贤的踪迹早已无处寻觅,唯有白发老者还能诉说往昔。凭吊古人时仿佛看见他们挥斧开凿的身影,历史尘埃中回荡着匠人的余韵。
我本向往闲云野鹤的自在,从未忘却内心对幽静生活的向往。人世间的际遇本非刻意追逐,往来奔走不过是命运的安排。治理政务虽说是幸事,离开故土终究是漂泊流离。暂且采撷篱下的菊花,静听郢都故地的歌谣。学那灌园种菜的隐士有何不可?於陵陈仲子不正是逃离相位归隐田园的典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