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

佚名 先秦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
出话不然,为犹不远。
靡圣管管。
不实于亶。
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天之方难,无然宪宪。
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辞之辑矣,民之洽矣。
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我虽异事,及尔同僚。
我即尔谋,听我嚣嚣。
我言维服,勿以为笑。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天之方虐,无然谑谑。
老夫灌灌,小子蹻々。
匪我言耄,尔用忧谑。
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天之方懠。
无为夸毗。
威仪卒迷,善人载尸。
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
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
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
携无曰益,牖民孔易。
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无俾城坏,无独斯畏。
敬天之怒,无敢戏豫。
敬天之渝,无敢驰驱。
昊天曰明,及尔出王。
昊天曰旦,及尔游衍。

拼音

shàng dì bǎn bǎn, xià mín zú dān.上帝板板,下民卒瘅。chū huà bù rán, wèi yóu bù yuǎn.出话不然,为犹不远。mí shèng guǎn guǎn.靡圣管管。bù shí yú dǎn.不实于亶。yóu zhī wèi yuǎn, shì yòng dà jiàn.犹之未远,是用大谏。tiān zhī fāng nán, wú rán xiàn xiàn.天之方难,无然宪宪。tiān zhī fāng jué, wú rán xiè xiè.天之方蹶,无然泄泄。cí zhī jí yǐ, mín zhī qià yǐ.辞之辑矣,民之洽矣。cí zhī yì yǐ, mín zhī mò yǐ.辞之怿矣,民之莫矣。wǒ suī yì shì, jí ěr tóng liáo.我虽异事,及尔同僚。wǒ jí ěr móu, tīng wǒ xiāo xiāo.我即尔谋,听我嚣嚣。wǒ yán wéi fú, wù yǐ wéi xiào.我言维服,勿以为笑。xiān mín yǒu yán, xún yú chú ráo.先民有言,询于刍荛。tiān zhī fāng nüè, wú rán xuè xuè.天之方虐,无然谑谑。lǎo fū guàn guàn, xiǎo zi juē.老夫灌灌,小子蹻々。fěi wǒ yán mào, ěr yòng yōu xuè.匪我言耄,尔用忧谑。duō jiāng hè hè, bù kě jiù yào.多将熇熇,不可救药。tiān zhī fāng qí.天之方懠。wú wéi kuā pí.无为夸毗。wēi yí zú mí, shàn rén zài shī.威仪卒迷,善人载尸。mín zhī fāng diàn shǐ, zé mò wǒ gǎn kuí? sāng luàn miè zī, céng mò huì wǒ shī? tiān zhī yǒu mín, rú xūn rú chí, rú zhāng rú guī, rú qǔ rú xié.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xié wú yuē yì, yǒu mín kǒng yì.携无曰益,牖民孔易。mín zhī duō pì, wú zì lì pì.民之多辟,无自立辟。jià rén wéi fān, dà shī wéi yuán, dà bāng wéi píng, dà zōng wéi hàn, huái dé wéi níng, zōng zi wéi chéng.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wú bǐ chéng huài, wú dú sī wèi.无俾城坏,无独斯畏。jìng tiān zhī nù, wú gǎn xì yù.敬天之怒,无敢戏豫。jìng tiān zhī yú, wú gǎn chí q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hào tiān yuē míng, jí ěr chū wáng.昊天曰明,及尔出王。hào tiān yuē dàn, jí ěr yóu yǎn.昊天曰旦,及尔游衍。

翻译

上帝威严高远,百姓却困苦不堪。说出的话无法实现,谋划的事情也难以长久。圣人不再被尊重,诚实也成了空谈。然而,谋略尚未远离,所以我要大声劝谏。
当天灾降临,不要惊慌失措;当动荡来临,也不要轻率行事。言辞和谐,民心才能安定;言辞悦耳,百姓才能安宁。
虽然我们职责不同,但同为朝廷官员。我来为你出谋划策,你却对我置若罔闻。我的话是真诚的,请不要当作玩笑。古人曾说,即便是樵夫的意见也值得听取。
当天道降下灾祸,不要嬉笑轻浮。我以恳切之心劝告,你却傲慢无礼。并非我年老糊涂,而是你用戏谑的态度对待忧患。若再如此,局面将无法挽回,最终不可救药。
当天道愤怒,不要谄媚逢迎。威严已失,善良之人只能沉默。百姓在苦难中呻吟,谁能理解他们的痛苦?灾难耗尽了财富,又有谁关心百姓的疾苦?
天道引导百姓,如同陶埙与竹篪和谐共鸣,如同玉璋与玉圭相得益彰,如同取物携物般自然。引导百姓并不难,只需顺应天道。
百姓多有过错,不要自设障碍。贤人是国家的藩篱,军队是国家的城墙,大国是屏障,宗族是栋梁。以德治国,国家才能安宁;宗族团结,国家才能稳固。不要让城墙崩塌,也不要独自畏惧。
敬畏上天的愤怒,不敢嬉戏放纵;敬畏上天的变化,不敢怠慢松懈。苍天明亮,与你同行;苍天昭昭,与你共游。

赏析

板鉴赏  与后代一些讽谕诗“卒章显其志”的特点相反,作者开宗明义,一开始就用简练的语言,明确说出作诗劝谏的目的和原因。首二句以“上帝”对“下民”,前者昏乱违背常道,后者辛苦劳累多灾多难,因果关系十分明显。这是一个高度概括,以下全诗的分章述写,可以说都是围绕这两句展开的。  对于“上帝”(指周厉王)的“板板”,作者在诗中作了一系列的揭露和谴责。先是“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不但说话、决策没有依据,而且无视圣贤,不讲信用;接着是在“天之方难”、“方蹶”、“方虐”和“方懠”时,一味地“宪宪”、“泄泄”、“谑谑”和“夸毗”,面临大乱的天下,还要纵情作乐、放荡胡言和无所作为;然后又是以“蹻蹻”之态,听不进忠言劝谏,既把老臣的直言当作儿戏,又使国人缄口不言,简直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对于“下民”的“卒瘅”,作者则倾注了极大的关心和同情。他劝说历王改变政令,协调关系,使人民摆脱苦难,融洽自安(“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他为了解民于水火,大胆进言,甘冒风险(“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同时,他又不厌其烦地向厉王陈述“天之牖民”之道,强调对国人的疏导要像吹奏埙篪那样和谐,对民众的提携要像佩带璋圭那样留心;最后他还意味深长地把人民比作国家的城墙,提醒厉王好自为之,不要使城墙毁于一旦,自己无地自容。  作为谴责和同情的汇聚和结合,作者对厉王的暴虐无道采取了劝说和警告的双重手法。属于劝说的,有“无然”三句、“无敢”两句,“无为”、“无自”、“无俾”、“无独”、“勿以”、“匪我”各一句,可谓苦口婆心,反覆叮咛,意在劝善,不厌其烦;属于警告的,则有“多将熇熇,不可救药”、“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等句,晓以利害,悬戒惩恶。这种劝说和警告的并用兼施,使全诗在言事说理方面显得更为全面透彻,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一片拳拳之心,忠贞可鉴。  在这首诗中,最可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作者的民本思想。他不仅把民众比作国家的城墙,而且提出了惠师牖民的主张,这和邵公之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相通的,具有积极的进步作用。二是以周朝传统的敬天思想,来警戒厉王的“戏豫”和“驰驱”的大不敬,从而加强了讽谕劝谏的力度。如果不是冥顽不化的亡国之君,对此是应当有所触动的。  至于全词多用正言直说,也使其更具后代谏书的作用,作者心胸之坦荡、感情之激切于此可见一斑。而叠字的多处运用、比喻对照的生动工整等,又使它保持了诗歌的艺术性。这首《板》与另一首《荡》同以讽刺厉王著称后世,以至“板荡”成了形容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的专用词,其影响之大,不难想见。

分析

板创作背景  这首诗据《毛诗序》记载,是凡伯“刺厉王”之作。西周从夷王起,即衰落不振。厉王执政,朝纲大坏,民不堪命。《国语》曾记邵公谏厉王弭谤一事,就是对其暴虐无道的真实反映。正如邵公所言,尽管当时厉王在国内对敢言者采取了监视和屠杀的严厉手段,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人们还是用种种不同的形式来宣泄心中的不满,这首诗即是为讽刺周厉王而作。其创作时间,应是在国人暴动、驱逐厉王出镐京之后与共和执政之前的混乱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