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和浙西李大夫作)》

白居易 唐代
剪削干芦插寒竹,九孔漏声五音足。
近来吹者谁得名,关璀老死李衮生。
衮今又老谁其嗣,薛氏乐童年十二。
指点之下师授声,含嚼之间天与气。
润州城高霜月明,吟霜思月欲发声。
山头江底何悄悄,猿声不喘鱼龙听。
翕然声作疑管裂,诎然声尽疑刀截。
有时婉软无筋骨,有时顿挫生棱节。
急声圆转促不断,轹轹辚辚似珠贯。
缓声展引长有条,有条直直如笔描。
下声乍坠石沉重,高声忽举云飘萧。
明旦公堂陈宴席,主人命乐娱宾客。
碎丝细竹徒纷纷,宫调一声雄出群。
众音覙缕不落道,有如部伍随将军。
嗟尔阳陶方稚齿,下手发声已如此。
若教头白吹不休,但恐声名压关李。

翻译

有人剪下干枯的芦苇,插进寒冷的竹管中,凿出九个孔,吹出来的声音五音齐全、清脆悦耳。最近这些年来,谁能把这技艺发扬光大?关璀已经老死,李衮却正当年少成名。
如今李衮也渐渐年老,谁来继承他的技艺?原来是薛家的少年乐师,年仅十二岁。他被名师指点,一出手便有神韵,含在口中轻轻一吹,仿佛天地都赋予他气息。
润州城高,霜重月明,夜晚吟咏着寒霜,思念那明月,心中想发出悠扬的乐声。山头寂静,江水深处也静静聆听,猿猴不叫,鱼龙屏息,都在倾听。
忽然一声长音响起,像是管子要裂开一般;又突然戛然而止,仿佛被刀斩断。有时柔婉软绵,没有一丝骨头似的;有时顿挫有力,生出转折与节奏。
急促的音调圆润连贯,像珠子一颗接一颗滚动不停;缓慢的音调悠长舒展,如同画线一般清晰分明。低沉的声音像石头坠落般厚重,高昂的声音忽地升起,如云飘荡轻盈。
第二天清晨,在公堂之上摆开宴席,主人命人奏乐款待宾客。丝竹之声纷纷响起,但当宫调一响,一声雄浑之音脱颖而出,盖过众音。
其他乐器虽然繁复细密,却杂乱无序,唯有这少年的乐声整齐有序,就像士兵列队跟随将军一样协调统一。
哎呀!这少年阳陶年纪还小,刚学会吹奏就有如此技艺。若是他一生都不停地演奏下去,只怕名声会压倒当年的关璀和李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