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升平乐》

薛能 唐代
正气绕宫楼,皇居信上游。
远冈延圣祚,平地载神州。
会合皆重译,潺湲近八流。
中兴岂假问,据此自千秋。
寥泬敞延英,朝班立位横。
宣传无草动,拜舞有衣声。
鸳瓦云消湿,虫丝日照明。
辛勤自不到,遥见似前生。
处处足欢声,时康岁已深。
不同三尺剑,应似五弦琴。
寿笑山犹尽,明嫌日有阴。
何当怜一物,亦遣断愁吟。
曙质绝埃氛,彤庭列禁军。
圣颜初对日,龙尾竞缘云。
珮响交成韵,帘阴暖带纹。
逍遥岂有事,于此咏南薰。
一物周天至,洪纤尽晏然。
车书无异俗,甲子并丰年。
奇技皆归朴,征夫亦服田。
君王故不有,台鼎合韦弦。
日日听歌谣,区中尽祝尧。
虫蝗初不害,夷狄近全销。
史笔唯书瑞,天台绝见祆。
因令匹夫志,转欲事清朝。
品物尽昭苏,神功复帝谟。
他时应有寿,当代且无虞。
赐历通遐俗,移关入半胡。
鹪鹩一何幸,于此寄微躯。
无战复无私,尧时即此时。
焚香临极早,待月卷帘迟。
端拱乾坤内,何言黈纩垂。
君看圣明验,只此是神龟。
旭日上清穹,明堂坐圣聪。
衣裳承瑞气,冠冕盖重瞳。
花木经宵露,旌旗立仗风。
何期于此地,见说似仙宫。
五帝三皇主,萧曹魏邴臣。
文章惟反朴,戈甲尽生尘。
谏纸应无用,朝纲自有伦。
升平不可纪,所见是闲人。

翻译

皇宫周围充满正气,皇家居于至高无上的位置。远处的山岗延绵不断,仿佛护佑着帝王的福寿;平坦的土地承载着整个神州大地。四方汇聚,语言不同也要翻译沟通;水流潺潺,流经八方。国家中兴难道还需要问别人吗?凭此基业,自可流传千秋万代。
宽敞明亮的延英殿敞开,朝廷百官排列成行,站位整齐。传达诏令时没有杂乱声响,大臣们拜舞时衣袖轻扬,发出细微声音。宫殿屋顶的瓦片上云雾消散,湿气渐干;虫蛀的丝织物在阳光下隐约可见。勤勉辛劳的人还未到达,远远望去,那景象仿佛前世见过一般。
到处都是欢乐的声音,国泰民安已多年。不像依靠三尺剑打天下,更像用五弦琴调和人心。长寿到连山也会有尽头,光明也怕日影偏斜。如何才能珍惜万物,也让愁苦之音断绝呢?
清晨的阳光纯净无尘,宫廷中列立禁军守卫。皇帝的脸庞迎着初升的太阳,龙尾般的仪仗队伍直上云霄。玉佩清脆作响,帘幕间透出温暖光影。逍遥自在无所事事,在此吟咏南风之歌。
万物皆得其所,无论大小都安宁祥和。车轨相同风俗一致,甲子纪年迎来丰年。奇巧技艺归于朴实,征战之人也回归耕田。君王本不私有天下,宰相辅政如琴瑟和谐。
每天都能听到百姓歌颂尧舜般的盛世。虫灾刚刚萌芽就被消除,边疆异族也逐渐平定。史官只记录吉祥征兆,天台星象再不见妖异。因此让一个普通人的心愿,也能转向清明之世。
世间万物焕发生机,神明的功绩与帝王的谋略相合。他日必将享有长寿,而今朝则无忧无虑。赐予历法传播远方风俗,关口移设进入半胡之地。小小的鹪鹩何其幸运,在此寄托微小生命。
没有战争也没有私心,如今正是尧帝之时。焚香早早来到殿前,等月亮升起才缓缓卷帘。端坐治理乾坤,无需多言,冕旒垂目自有威严。你看圣明的验证,就像神龟一样昭示未来。
旭日照耀天空,明堂之上坐着英明的君主。衣裳沐浴瑞气,冠冕映照双瞳。花木经历一夜露水,旌旗在晨风中挺立。谁能想到在这地方,竟如同走进仙宫。
五帝三皇那样的圣主,有萧何、曹参、魏徵、邴原这样的贤臣辅佐。文章只为返璞归真,兵器铠甲早已落满灰尘。谏书应无用武之地,朝政自有纲常伦理。太平盛世难以一一记载,所见之人尽是悠闲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