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杨柳枝》

薛能 唐代
华清高树出离宫,南陌柔条带暖风。
谁风轻阴是良夜,瀑泉声畔月明中。
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
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嫩绿轻悬似缀旒,路人遥见隔宫楼。
谁能更近丹墀种,解播皇风入九州。
暖风晴日断浮埃,废路新条发钓台。
处处轻轻可惆怅,后人攀处古人栽。
潭上江边袅袅垂,日高风静絮相随。
青楼一树无人见,正是女郎眠觉时。
汴水高悬百万条,风清两岸一时摇。
隋家力尽虚栽得,无限春风属圣朝。
和花烟树九重城,夹路春阴十万营。
唯向边头不堪望,一株憔悴少人行。
窗外齐垂旭日初,楼边轻好暖风徐。
游人莫道栽无益,桃李清阴却不如。
众木犹寒独早青,御沟桥畔曲江亭。
陶家旧日应如此,一院春条绿绕厅。
帐偃缨垂细复繁,令人心想石家园。
风条月影皆堪重,何事侯门爱树萱。
数首新词带恨成,柳丝牵我我伤情。
柔娥幸有腰支稳,试踏吹声作唱声。
高出军营远映桥,贼兵曾斫火曾烧。
风流性在终难改,依旧春来万万条。
县依陶令想嫌迂,营伴将军即大粗。
此日与君除万恨,数篇风调更应无。
狂似纤腰软胜绵,自多情态更谁怜。
游人不折还堪恨,抛向桥边与路边。
朝阳晴照绿杨烟,一别通波十七年。
应有旧枝无处觅,万株风里卓旌旃。
晴垂芳态吐牙新,雨摆轻条湿面春。
别有出墙高数尺,不知摇动是何人。
暖梳簪朵事登楼,因挂垂杨立地愁。
牵断绿丝攀不得,半空悬著玉搔头。
西园高树后庭根,处处寻芳有折痕。
终忆旧游桃叶舍,一株斜映竹篱门。
刘白苏台总近时,当初章句是谁推。
纤腰舞尽春杨柳,未有侬家一首诗。

翻译

华清宫的高树挺拔而出,南边的小路旁柳条随暖风轻柔摇曳。谁说这幽静的夜晚是良宵?在瀑布声和明月下的景色中,最宜人。洛桥上的晴空倒映在江面,羌笛声伴着秋日的烟雾。闲来想起习池公宴后的景象,水边的蒲草与飞絮在夕阳下飘荡。嫩绿的柳条轻轻悬挂,像是装饰的流苏,路人远远望去,仿佛隔着宫楼。谁能靠近那丹墀旁的柳树,让皇恩之风传遍九州?温暖的风驱散了尘埃,荒废的路上新发的柳条垂钓在岸边。处处都让人感到淡淡的惆怅,后人攀折的地方,正是古人栽种之处。潭边江畔,柳条袅袅低垂,阳光高照,风静时柳絮随风飘舞。青楼里一树柳条无人看见,正是女子睡醒之时。汴水之上,千万条柳枝高高悬挂,风清气爽,两岸同时摇曳。隋朝耗尽力气栽种,如今却全被圣朝的春风所拥有。繁花似锦的九重城中,夹道的春阴笼罩着十万军营。只有边塞之地难以望见,那一株柳树憔悴不堪,少有人行。窗外晨光初现,楼边微风轻拂。游人莫说栽种无用,桃李的绿荫也比不上柳树的清凉。众树还寒冷,唯有柳树早早泛青,御沟桥边的曲江亭更是如此。陶家旧日的情景大概也是如此,整个庭院被绿色的柳条环绕。帐帘低垂,缨带细密繁多,令人心驰神往石家园。柳条与月影都值得珍视,为何侯门偏爱种萱草?几首新词带着愁绪写成,柳丝牵动我心,让我伤情。柔美的女子腰肢纤细,试著踏着风吹之声唱起歌来。柳树高耸在军营远处,映照着桥梁,曾被贼兵砍伐,也曾被火焚烧。它依然保持风流本性,春天来临时依旧万条摇曳。县衙依附陶渊明的风格,显得有些迂腐,军营相伴将军,又显得粗俗。今天与你一起消除所有怨恨,几篇风调优美的诗,再也不会有了。柳条狂放如细腰,柔软胜过棉絮,自有一番情态,谁会怜惜?游人不折它,实在令人遗憾,竟把它抛向桥边和路边。朝阳晴照,杨柳如烟,一别已十七年。应有旧枝无处寻觅,万株柳树在风中高高飘扬。晴天垂下芳姿,吐出新芽,春雨轻摆柳条,打湿了脸庞。另有一枝高出墙头,不知是谁在摇动它。暖风轻梳,插上花朵登楼,因柳条垂下而立地生愁。绿丝被牵断,无法攀住,半空中悬著玉搔头。西园的高树长在后庭根部,处处寻芳都有折痕。终于忆起旧游的桃叶居所,一株柳树斜斜映在竹篱边。刘禹锡、白居易的诗台总是在近处,当初的诗句是谁写的?纤腰舞动,春柳尽显风情,却没有我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