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绫-念女工之劳也》

白居易 唐代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翦纹。
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著,曳土蹋泥无惜心。
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昭阳殿里歌舞人。
若见织时应也惜。

翻译

缭绫啊缭绫,它像什么呢?不像丝绸,也不像细绢。倒像是天台山上明月照耀下的瀑布飞流,四十多尺长的白练悬空飞泻。
这绸缎上花纹奇妙又精美,仿佛地上铺开了一片白花,簇拥着雪花飞舞。织它的是谁呢?穿它的又是谁呢?是越溪边贫寒女子,为汉宫中的嫔妃所织。
去年皇宫派来中使,口传皇帝的敕令,说要按照天上的样式,在人间织造。于是织成云外秋雁列队的模样,染出江南春天碧绿的水色。
宽幅裁剪作衫袖,长裙裁制讲求飘逸,用金斗熨平波纹,刀剪雕出花纹。异彩与奇文交相辉映,转个身看去,那花纹似花非花,变幻不定。
昭阳殿里的舞姬正得宠,一套春衣价值千金。但一旦汗湿粉污就不再穿,拖在地上踩进泥土也毫不心疼。
要知道,这缭绫织成可不容易,不能和普通的布帛相比。丝线极细,缫织艰难,女子的手都磨疼了,扎扎机声千下也织不满一尺。如果那些歌舞之人看见织造时的辛苦,恐怕也会心生怜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