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毯》

白居易 唐代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翻译

红线毯,是用上好的蚕茧抽丝,先在清水中煮过,再一缕缕挑选出来,用红蓝花染料反复浸染。染出来的红线比蓝靛还要鲜亮,织成的毯子铺在披香殿里,光彩照人。披香殿宽阔无比,有十丈多宽,而这毯子正好铺满整个殿堂。彩丝细密柔软,香气扑鼻,线头轻盈如花,仿佛连东西都承托不住。
美人踏着舞步跳起舞来,脚下的罗袜和绣鞋随着步伐隐没在毯中,轻盈柔美。太原产的毯子粗糙、毛茸茸又僵硬,成都的锦褥虽然薄却显得冷清,都不及这条毯子温暖又柔软。每年十月,它都会从宣州送来,成为宫廷珍品。
这毯子是宣城太守特别设计织造的,他自认尽到了臣子的责任,倾尽巧思。上百名工匠一同抬着送入宫中,因为丝线厚重、质地紧密,卷不起来。
宣城太守可知道?织成一丈毯,要用上千两丝。土地不知道寒冷,百姓却需要温暖,何必夺走人们穿在身上的衣物,去铺在地上当装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