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德舞-美拨乱,陈王业也》

白居易 唐代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
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赎。
魏徵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
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剪须烧药赐功臣,李勣呜咽思杀身。
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
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以心感人人心归。
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无极。
岂徒耀神武,岂徒夸圣文。
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翻译

《七德舞》与《七德歌》,从武德年间流传到元和。元和小臣白居易,看过舞蹈听过歌,读懂了其中深意。待得乐曲终了,我要郑重讲述这故事。
唐太宗十八岁高举义旗,持白旄黄钺平定长安洛阳。剿灭王世充窦建德,四海重归清朗,二十四岁便立下不世功业。二十九岁登基称帝,三十五岁开创太平盛世。为何功业成就这般迅捷?只因他能将真心交付天下人。
阵亡将士的骸骨裹着丝帛安葬,灾民卖掉的儿女用官银赎回。魏徵去世时太宗夜半惊醒恸哭,张谨亡故后天子在忌日悲泣。三千深宫怨女重获自由,四百待斩囚徒主动归监。剪下胡须为功臣配药,李勣感动得誓死效忠;亲口为将士吸吮伤口,李思摩热血沸腾愿以命相报。这便知道太宗不仅善战善审时,更以真心换得万民归心。
近两百年岁月流转,天下至今仍传颂着这段传奇。唱七德歌,舞七德曲,圣人的功业永世长存。这歌舞岂止彰显武功文治?太宗是要向后世昭示:帝王基业不在炫耀,而在铭记创业之艰,让子孙永葆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