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诗十首·和分水岭》

白居易 唐代
高岭峻棱棱,细泉流亹亹。
势分合不得,东西随所委。
悠悠草蔓底,溅溅石罅里。
分流来几年,昼夜两如此。
朝宗远不及,去海三千里。
浸润小无功,山苗长旱死。
萦纡用无所,奔迫流不已。
唯作呜咽声,夜入行人耳。
有源殊不竭,无坎终难止。
同出而异流,君看何所似。
有似骨肉亲,派别从兹始。
又似势利交,波澜相背起。
所以赠君诗,将君何所比。
不比山上泉,比君井中水。

翻译

陡峭的山峰棱角分明,细小的泉水从石缝间缓缓渗出。水流被地势分割,无法汇聚,只能无奈地顺着山势朝东西两边各自流去。泉水在草丛与藤蔓下无声流淌,又在岩石的裂缝间溅起细碎的声响。这般分流已有多少年了?无论昼夜,始终如此。
距离汇入江河的遥远路途遥不可及,离大海更有三千里之遥。它那微弱的湿润之力毫无作用,山间的草木因长期干旱而枯死。水流曲折回旋却无实际用处,只能不停地向前奔涌,唯有那呜咽般的流水声,在深夜传入过路人的耳中。
虽然源头永不枯竭,但若没有低洼之地便难以停驻。明明同出一源却分道扬镳,您看这像什么?既像血脉相连的亲人,在此处生出分歧;又似趋炎附势的交情,掀起相互背离的波澜。因此赠您这首诗,该将您比作什么?不似那山间清泉,却更似井中之水——虽不奔涌,却能恒久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