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立部伎》

元稹 唐代
胡部新声锦筵坐,中庭汉振高音播。
太宗庙乐传子孙,取类群凶阵初破。
戢戢攒枪霜雪耀,腾腾击鼓云雷磨。
初疑遇敌身启行,终象由文士宪左。
昔日高宗常立听,曲终然后临玉座。
如今节将一掉头,电卷风收尽摧挫。
宋晋郑女歌声发,满堂会客齐喧呵。
珊珊珮玉动腰身,一一贯珠随咳唾。
顷向圜丘见郊祀,亦曾正旦亲朝贺。
太常雅乐备宫悬,九奏未终百寮惰。
惉滞难令季札辨,迟回但恐文侯卧。
工师尽取聋昧人,岂是先王作之过。
宋沇尝传天宝季,法曲胡音忽相和。
明年十月燕寇来,九庙千门虏尘涴。
我闻此语叹复泣,古来邪正将谁奈。
奸声入耳佞入心,侏儒饱饭夷齐饿。

翻译

华美的宴席上,胡地新曲正喧闹奏响,庭院中激荡着高亢的汉音。太宗时代传承的庙堂雅乐本应代代相传,却如同破敌战阵般被肆意拆解。寒光闪烁的枪戟密集成林,震天的鼓声似雷云翻涌。起初还以为是将士整装待发,细看才知是文人摆弄礼乐。昔日高宗总要肃立听完雅乐,才肯安坐玉座;如今将军们随意摆手,便如疾风扫落叶般草草收场。
宋晋郑国的歌女们启唇吟唱,满堂宾客喧哗喝彩。她们腰间玉佩叮咚摇曳,吐字如珠玉坠落。我曾在祭天典礼聆听雅乐,也于元日朝会目睹百官朝贺。太常寺雅乐本该庄严齐备,可九重乐章未奏完,群臣已显露倦色。这浑浊音调让精通音律的季札也难分辨,迟缓节奏只怕要令文侯昏睡。乐师们尽是耳聋目盲之徒,难道这是先王制定礼乐的本意?
宋沇曾讲述天宝年间的往事:雅乐法曲与胡音骤然混杂。次年十月安禄山铁骑踏来,皇城九门皆蒙胡尘。听闻这般旧事不禁悲叹,自古以来邪正交织谁能分辨?奸邪之音入耳便惑人心智,如同侏儒饱食终日,而伯夷叔齐这般高洁之士却忍饥挨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