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元稹 唐代
建中之初放驯象,远归林邑近交广。
兽返深山鸟构巢,鹰雕鹞鹘无羁鞅。
贞元之岁贡驯犀,上林置圈官司养。
玉盆金栈非不珍,虎啖狴牢鱼食网。
渡江之橘逾汶貉,反时易性安能长。
腊月北风霜雪深,踡跼鳞身遂长往。
行地无疆费传驿,通天异物罹幽枉。
乃知养兽如养人,不必人人自敦奖。
不扰则得之于理,不夺有以多于赏。
脱衣推食衣食之,不若男耕女令纺。
尧民不自知有尧,但见安闲聊击壤。
前观驯象后驯犀,理国其如指诸掌。

翻译

建中初年,朝廷放归了驯养的象群,它们有的远赴林邑,有的近至交广。野兽回归深山,鸟儿筑巢栖息,鹰雕鹞鹘也自由翱翔,不再受束缚。贞元年间,进贡的驯犀被安置在上林苑,由专人饲养。虽然玉盆金栈珍贵无比,但老虎被困牢笼,鱼儿落入网中,终究失去了自由。渡江的橘子越过汶貉,改变了本性,怎能长久生存?腊月北风凛冽,霜雪深厚,鳞甲之身蜷缩,最终难逃一死。行遍大地,耗费无数驿马,通天之物却遭遇幽暗与冤屈。由此可知,养兽如同养人,不必人人自夸。不扰民则得民心,不掠夺则赏赐更多。脱衣推食,不如男耕女织。尧的百姓不知有尧,只知安居乐业,闲时击壤而歌。前有驯象,后有驯犀,治理国家如同指掌般清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