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豸诗·巴蛇(三首)》

元稹 唐代
巴蛇千种毒,其最鼻褰蛇。
掉舌翻红焰,盘身蹙白花。
喷人竖毛发,饮浪沸泥沙。
欲学叔敖瘗,其如多似麻。
越岭南滨海,武都西隐戎。
雄黄假名石,鷣鸟远难笼。
讵有隳肠计,应无破脑功。
巴山昼昏黑,妖雾毒濛濛。
汉帝斩蛇剑,晋时烧上天。
自兹繁巨蟒,往往寿千年。
白昼遮长道,青溪蒸毒烟。
战龙苍海外,平地血浮船。

翻译

巴蛇有千种毒,最厉害的是鼻褰蛇。它摆动舌头如同翻滚的红色火焰,盘起身子时身上白色的花纹皱缩成团。它喷出毒气时让人毛发倒竖,游走时搅动泥沙如浪翻腾。想学古代叔敖那样埋蛇除害,可惜毒蛇数量太多,像麻一样数不清。
它出没于越岭以南、滨海之地,武都以西的边远山区。雄黄本是驱蛇之物,却被假称是石头;鷣鸟虽能食蛇,却难以捕捉。这种蛇没有明显的弱点可攻,也难以从头部下手攻击。巴山一带白天也昏暗不明,妖雾弥漫,毒气四散。
当年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晋代也有巨蛇被火烧上天。从此之后,大蟒繁衍众多,寿命往往达千年。它们白日遮蔽道路,青溪之上蒸腾着毒雾。在苍海之外似战龙争斗,平地上流血成河,血水多得可以漂起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