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湖》

元稹 唐代
荆有泥泞水,在荆之邑郛。
郛前水在后,谓之为后湖。
环湖十馀里,岁积潢与污。
臭腐鱼鳖死,不植菰与蒲。
郑公理三载,其理用喣愉。
岁稔民四至,隘廛亦隘衢。
公乃署其地,为民先矢谟。
人人傥自为,我亦不庀徒。
下里得闻之,各各相俞俞。
提携翁及孙,捧戴妇与姑。
壮者负砾石,老亦捽茅刍。
斤磨片片雪,椎隐连连珠。
朝餐布庭落,夜宿完户枢。
邻里近相告,新戚远相呼。
鬻者自为鬻,酤者自为酤。
鸡犬丰中市,人民岐下都。
百年废滞所,一旦奥浩区。
我实司水土,得为官事无。
人言贱事贵,贵直不贵谀。
此实公所小,安用歌袴襦。
答云潭及广,以至鄂与吴。
万里尽泽国,居人皆垫濡。
富者不容盖,贫者不庇躯。
得不歌此事,以我为楷模。

翻译

荆地有一片泥泞的湖水,在城外的城墙边。城墙前面是湖,所以人们叫它“后湖”。环绕湖泊十多里地,年复一年积水淤积,污水横流,又脏又臭。鱼鳖在这里死去,也不长茭白和蒲草。
郑公治理此地已有三年,他用温和仁爱的方式管理百姓。连年丰收,四面八方的人都来定居,街巷变得拥挤,道路也显得狭窄了。
郑公便看中这块地方,率先提出规划,为百姓谋福利。他说:“只要人人愿意自己动手,我就不需要召集大批劳工。”消息传开,百姓都欣然答应,邻里之间互相劝说、点头应允。
老人带着孙子,妇女扶着婆婆,一起来帮忙。强壮的人背石头,年老体弱的拔茅草、搓草绳。大家用斧头削着雪白的木片,用锤子敲打木桩,接连不断。
早上大家在庭院里吃饭,晚上则安心回家关好门窗。邻居们就近相告,亲戚远道而来相互招呼。卖东西的人自觉摆摊,酿酒的人自备酒水,一切都井然有序。
鸡犬兴旺,市场繁荣,这里就像岐山下的古都一样热闹。这片荒废百年的土地,转眼间变成了富饶美丽的地方。
我主管水土之事,能参与这项工程,感到非常荣幸。有人说小事也要认真对待,贵在真诚而不是阿谀奉承。这虽是小工程,但也是郑公仁政的体现,怎能不歌颂呢?
有人问我:从潭州到广州,再到鄂州和吴地,万里之地都是水乡,百姓多住在潮湿的地方。富人家的房子大得容不下遮雨的屋顶,穷人家连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我怎能不写诗记下这件事,让人们以我为榜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