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镞》

元稹 唐代
箭镞本求利,淬砺良甚难。
砺将何所用,砺以射凶残。
不砺射不入,不射人不安。
为盗即当射,宁问私与官。
夜射官中盗,中之血阑干。
带箭君前诉,君王悄不欢。
顷曾为盗者,百箭中心攒。
竞将儿女泪,滴沥助辛酸。
君王责良帅,此祸谁为端。
帅言发硎罪,不使刃稍刓.君王不忍杀,逐之如迸丸。
仍令后来箭,尽可头团团。
发硎去虽远,砺镞心不阑。
会射蛟螭尽,舟行无恶澜。

翻译

箭头的本意是为了追求锋利,但要淬炼打磨却非常困难。打磨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射杀凶残的敌人。如果不打磨,箭就无法射入目标;如果不射箭,人们就无法安心。面对盗贼,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射杀,不必区分是私仇还是公敌。夜晚射杀官中的盗贼,箭矢穿透,鲜血淋漓。盗贼带着箭伤向君王申诉,君王却沉默不语,心中不悦。曾经身为盗贼的人,如今百箭穿心,痛苦万分。他们的儿女泪如雨下,增添了无尽的辛酸。君王责备良将,问这场祸端是谁引起的。良将回答说,这是新磨的刀刃的罪过,不能让刀刃有丝毫的钝化。君王不忍心处死良将,便将他驱逐,如同弹丸般迅速。同时下令,以后的箭矢都要磨得圆润,不再伤人。虽然新磨的刀刃已经远去,但打磨箭头的决心从未消退。等到射尽蛟龙,船只航行时便不再有恶浪。